你是否读了很多的书,走了很远的路,遇见了不同的人,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终究是为何?你是否常常跌跌撞撞始终找不到生命的出口?又或者一次又一次在失望和希望中挣扎?带着许久的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
我们的父辈大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物质生活匮乏,对于家庭教育接受的都是祖传文化,比如“棍棒底下出孝子”之类的,思想认知导致他们的局限性,不能以正确的方式爱护孩子,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当你的社会认知和家庭认知不断形成冲突时,一系列自身的问题随之而来,(人际关系,职业发展,亲密关系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原生家庭。
第一次听到原生家庭这个词是在十年前,一个国外的公益学习沙龙,在场的所有人都要对小伙伴的故事严格保密,才能确保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受伤的心灵得到医治,此后,我用学到的微薄知识不断在自己身上操练,尝试用旁观者角度去看待自己的一切,奈何马步都没扎稳,就想飞檐走壁,于是我在外面的世界里不停的寻找,寻找我的童年!
我们在孩童时期家庭就是你的全部,不管好的坏的都全盘接收,家庭教会年幼的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早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是你唯一的角色榜样,也是你最信任的人,他们决定你是谁,该如何与人相处,所有人都是在原生家庭的大熔炉锻造出来的,如果父母在我们心里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在有些家庭里,父母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而在另一些家庭里,则是恐惧、责任或负罪感。
这些有毒的种子在贫瘠的精神环境中逐渐成长,伴随一系列的语言暴力,角色倒置,界限模糊,身体伤害,低价值感等。最终导致了爱无力和述情障碍,不能正确的以成年人的思维看待问题,总是习惯用儿童的思维进行情绪操控,用发脾气的方式获得关注和满足感,因为童年时期的操作系统已经定型,现在无非是潜意识里一遍一遍的启动程序,而这些重复熟悉的模型,又形成了舒适感,你太习惯与发脾气时的自己共依存。
当你已经深刻意识到这个毒瘤正逐渐在你体内肆意蔓延时,意味着你正在走向生命的觉醒,但仅仅知道没有用,你必须和有毒的人和事,做一个了结,脱离原生家庭的情感牵绊,从内心意识到你是个独立的成年人,不要人呆在外面好好的,心却在家里纠缠不清,情感的独立并不是和家人断绝关系,而是看清真相,分清界限,不再过多的承认“巨婴父母”的角色责任,认清童年的伤害是他人的责任,卸下为童年不幸承担的责任,拥抱内在的小孩!
只有行动才能彻底清理伤口,可以通过给曾经伤害自己的人写信,把想说的话告诉对方,包括曾经对你的伤害,你的愤怒,恐惧,怨恨,无助,接下来写给童年的自己,写给那个幼小纯真善良可爱的小孩,告诉她,我相信你,这不是你的错,我为你感到难过,我关心你,我无条件的爱你,你是最可爱的人,你值得拥有爱!
你必须经历愤怒,悲伤和释放,才能学会把原本消耗在不良情绪上的精力,用于对自生活的重新分配,当经历过痛苦又从中解脱,这是一个积聚内在力量的过程,你将对自我有一个新的认知,你会发现你和其他人的关系,尤其是和自己的关系,会得到极大的改善,或许是平生第一次,你将拥有享受自己人生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