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礼是人际交往的底线——《论语》学习心得 第14天

原文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与人约信,尽量合乎道义,说话才能实践。谦恭待人,尽量合乎礼节,就会避开耻辱。施恩于人,而不失去原有的爱心,也就值得尊敬了。”

感悟

 人际交往对一个人来说是很大的课题,要做好这一点也是件很复杂的事情,不过还好,有子这段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可行的办法,那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时刻坚持住底线——义和礼。

 很小的时候父母老师就会告诫我们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可是他们忘了跟我们说,这个“言”首先要是“合乎道义的言”。否则如果我们兑现了“不合道义的言”,那样就反而离君子越来越远了!这样的例子,我想看过《古惑仔》的人应该都不会陌生,我自己也曾经亲眼看着一个初中同学因为这种“信守承诺”,从一个好学生变成抽烟喝酒打架的学生。当时我只是觉得不解和可惜,现在才知道,原来这是因为他没能分辨诺言是否合乎道义,所以才会出现后来的结果。

 关于“谦恭也要合乎礼节”,我心里想到了另外一句话,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好不好,孔子反问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这句话当时就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一直以来都以为孔子提倡中庸,提倡做老好人谁也不得罪,没想到他其实是一个真性情的男子汉!我们是应该努力成为一个君子,但那不代表我们可以完全不顾自己的个人感受,违心的做一些“高尚之举”,更重要的是你做的这些“高尚之举”有可能会伤害到更多其他的人!

 谦恭待人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如果为了表示自己是君子就待人谦恭,甚至到了不合乎礼节的程度,那对于其他没有得到这种对待的人来说不正是一种更大的伤害吗?

 做人当然应该信守承诺,但是首先这个承诺要合乎道义;待人当然应该谦逊恭敬,但是应该有一个度那就是合乎礼节。

坚持住了这两条底线,人际交往其实并没有什么难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墨生花 门前樱花又落,魂已去。 惊梦花雨飘窗红满径。 人易聚,灵难汇,影相随。 茗伴书香凭栏,望春归!
    墨生花阅读 261评论 5 8
  • 她姓周,我给她起了个花名叫粉肠,因为这个名字是粤语中最常用的一个称呼,意思差不多就是骂她的意思,不过这样我觉得这样...
    背负生活的蚂蚁阅读 278评论 0 0
  • 几时夕阳,最是多情,不解离人泪。东西斜柳,一厢思定,犹如梦魂飞。希希雨声,自苦人意,饮杯醉酒回。淡看风月,无处断肠...
    Jangle蒋阅读 168评论 0 0
  • 一、关心则乱,无心则活。 刚开始,朋友喜欢上多肉的时候,我是没多大感触的。 小小的植物,那么贵,好像养起来也挺麻烦...
    鹿有森林鲸有深海阅读 15,64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