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各种发行版都遵循LSB(LinuxStandards Base)规则,使用一致的相同的基础目录名称,使用根文件系统结构(root filesystem),使用FHS(files Hierarchy Standard)层次结构。
/:根目录
/boot:引导文件存放目录,内核文件(vmlinuz)、引导加载器(bootloader, grub)都存放于此目录
/bin:供所有用户使用的基本命令;不能关联至独立分区,OS启动即会用到的程序
/sbin:管理类的基本命令;不能关联至独立分区,OS启动即会用到的程序
/lib:基本共享库文件和内核模块文件(/lib/modules)
/lib64:专用于x86_64系统上的辅助共享库文件存放位置
/etc:配置文件目录(纯文本文件);init.d下存放了各种软件的启动脚本
/home/USERNAME:普通用户家目录
/root:管理员的家目录
/media:便携式移动设备挂载点
/mnt:临时文件系统挂载点(目录)
/dev:设备文件及特殊文件存储位置;任何设备与接口设备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此目录,通过访问目录下的文件,就等于访问某个设备,这就相当于是设备的入口,类似有/dev/null,/dev/zero,dev/tty,/dev/sd*,/dev/lp*,/dev/hd*等设备文件;
/opt: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安装位置;
/srv:系统上运行的服务用到的数据;
/tmp:临时文件存储位置;所有用户都可以访问
/usr: universal shared, read-only data;全局共享只读数据,整个目录都是只读
bin:存放了保证系统拥有完整功能而提供的应用程序,所有用户可访问
sbin:存放了保证系统拥有完整功能而提供的应用程序,系统管理命令
lib:libraries for programming and packages不变的程序和软件包的存放库,或函数库
lib64:专用于x86_64系统的程序和软件包的辅助存放库
include: C程序的头文件(header files),即调用库文件前需要用到的调用方式
share:结构化独立的数据,例如doc, man等;
local: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安装位置,在刚安装好系统时目录为空,包括子目录
bin, sbin, lib, lib64, etc, share
src内核源码存放位置,这是可选的子目录
/var: variable data files常态性变动的文件,包括缓存(cache)、登录文件(logfile)以及某些软件运行所产生的文件,包括程序文件(lock file,run file),也许有MySQL数据库的文件等。/var/的子目录包括
cache:应用程序缓存数据目录;
lib:存放系统正常运行时,随时会改变的文件
local:专用于为/usr/local下的应用程序存储可变数据;
lock:锁文件
log:日志目录及文件;/var/log/wtmp记录了所有的系统登录和注销日志,syslog(/var/log/messages存储所有核心和系统程序信息)。/var/log里的文件经常不确定地增长,应该定期清除。
opt:专用于为/opt下的应用程序存储可变数据;
run:运行中的进程相关的数据;通常用于存储进程的pid文件;
spool:应用程序数据池;包括cron,mail,mqueue,lpd
tmp:保存系统两次重启之间产生的临时数据;
mail:用户邮件文件,这是一个可选目录
/proc:用于输出内核与进程信息相关的虚拟文件系统;属于虚拟文件系统,内存中的数据,如内核、程序进程、外部设备的状态,网络状态等,处于动态变化中
/sys:用于输出当前系统上硬件设备相关信息的虚拟文件系统;
/selinux: security enhanced Linux,selinux相关的安全策略等信息的存储位置;
一般情况下,除了boot和home,其它目录一般不能放在其它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