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朋友圈里疯狂刷屏的待产孕妇跳楼事件,让多少人都唏嘘不已。不适合顺产的待产孕妇,在疼痛难忍的情况下,几次走出产房,甚至是下跪乞求丈夫同意其剖腹产,但丈夫一直都没答应,最终待产孕妇选择了跳楼,以解脱她的痛苦。
刚开始,看到这则新闻事件时,觉得这事稀奇少有,也疑惑,为什么不能剖腹产?为什么不能自己决定,非要丈夫同意?为什么医院的窗户,能让一个待产孕妇都能翻窗而跳?为什么医院和家属之间还会上演着罗生门 ……
持续关注之后,才发现,这样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已不少见了。待答案逐渐揭晓后,我不想跟一些网友一样去骂谁,批判谁。
静静想来,这出悲剧的真正根源应是,待产孕妇遇人不淑,所托非人。因此,又重新思考一个想过很久的问题:究竟要如何,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
我想,这世上,我们最想要去了解的人,一定是我们喜欢的或爱着的人,她,或他,与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一开始也没有生活的交集,也许只是刚刚遇见,刚刚认识,或刚刚相处不久,我们便因为喜欢或爱,就特别想去了解她,了解她的喜好,了解她生活的一点一滴,然后,为她所想,为她付出,关心她,爱护她。直到双方都确信,对方就是自己人生的另一半时,便开始一起进入婚姻殿堂。
可进入婚姻生活了,就真正了解一个人了吗?也许有些人的答案是肯定的,可实际并不一定真如她们所想。待产孕妇在产前的授权书上签字时,她也一定觉得她是足够了解她丈夫的,才将自己一大一小的两个生命托付给他。结果,她先有多信任,后就应有了多伤心绝望,以致她彻底地放弃了去做一个母亲。
之前常听到,有一些人对我说,我还不太了解你,所以如何如何。这话听起来是没毛病的,可是细想一下,对这些人来说,你是否知道,要怎样做,才能了解我?要多久,才能算是了解我?就算期限无法确定,但是怎样做就是你的行为,因为唯有行为才体现了你想了解我的意愿,而意愿的强烈与否,则关系着时间的快慢。所以,如果你什么都不愿尝试去做,或者只是被动的做一些选择,那你怎样去了解一个真正的我呢?相处的再久,也定无济于事吧!
所以,花多一点时间坦诚交流,一起沟通讨论彼此之间的想法和观点,总结对方的三观是否与自己相符,或者是否是正面的,积极的;再多花一点时间好好相处,一起做一些双方都喜欢的事情,留意观察对方做事过程的一些小细节,包括言行举止,是否有让你厌恶的,暖心的,或惊喜的。
把对对方所有的感觉一一总结出来,再如测评一样一一打分。如果有多少项有分值了,应该就有多了解一个人,这个人如何,就是测评的最终得分,如果是你最在乎的方面,就是其权重分最高的一项。
这样做,是否就真正了解一个人了呢?我想,也不一定。因为世间变化,唯一不变的就只有变化本身了。变化中的人,与曾经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别。所以,真正地了解一个人,很难!
了解一个人,也是需要时间的,但也绝对不应该以时间的长短去衡量我们是否真正了解。且不说,同床尚有异梦,有时候,终其一生可能都无法算作真正了解,所以,费时费力之后,也不一定真正地了解一个人。
所以,对我来说,了解一个人,就是看她的三观和品行。一开始接触时,不贴任何标签,完后确定一个基础分值,再在日后的相处和交流中,一点点的加分,或者减分。日积月累,超过了心理上限,就是亲密的朋友,和令我尊敬的、或者喜欢的人,超过心理下限时,便将疏远为路人,相忘于江湖吧。
对一个人,没有标签,减少误会,也不用试探,坦诚相待,用心相处,累计分值。我想,我所了解的她,应该就无限接近于真正的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