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嘿鲁大叔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就不间断地接受着鲁迅文化,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教科书"自带”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你看或是不看它,它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这也许是我们这个年龄层次对鲁迅爱不起来的原因吧,毕竟被强制背上那么多年他的文章。

  最近重温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很喜欢那种笔风略轻松的回忆性散文的。它描绘了两幅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画面,小时候的乐土,和学堂的后花园。先生回忆了皂荚树,紫红色的桑葚,何首乌木莲还有会冒烟的斑蝥--小孩子的快乐是很简单的,一棵能爬的树,一只有"特异功能”的小昆虫就可以照亮孩子简单的世界。

  我想起了沈复《浮生六记》中的"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大人看来平常甚至无厘头的事情在孩子心里其实很美好很有趣。

  先生讲到小时候听到的美女蛇的传说,我想到我小时候大人也是讲各种故事来告诉我们道理,天真的我们真的信了故事里的内容,现在想来哑然失笑。

  就算是曾经瑕疵,悠悠童年,承载着太多的美好和思念,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印象比较深的还有就是《狂人日记》了,一个疯疯癫癫的人口不择言。在我们现实中这就是一个精神病人,有着被迫害妄想症,想着别人要“吃”自己,鲁迅本来是学医的,所以对精神病例模拟得很真实。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先生是想透过这个疯子以象征的手法来讽刺和批判这个社会的黑暗和封建制度对人的戕害,用狂人的自白清楚地昭示来: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我在小说里也看到了父子,兄弟之间的猜忌和各不相识,黄钟弃毁瓦斧雷鸣的年代,先生以文为武器,奔走呼号,试图以已之力挽人心不古之狂澜,这份呕心或许是鲁迅一直以来倍受景仰的原因吧。

  一直对先生的小说和文章抱有距离感是因为他的文章里都透着对社会和民族的辛辣的批判和殷切的期许,这二者不矛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但是他的许多文章也是很亲切的,善良勤劳的阿长,活泼开朗的闰土,看这些文章就好像是听一个大叔边吐着烟边娓娓道来他年少的故事,完了还叹口气告诉我们不要忘记初心一样。

  这样一个时而亲切时而犀利的大叔,我在大学还想再多了解了解(๑`・ᴗ・´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
    溪水旁阅读 7,767评论 3 30
  • 第十课 回忆鲁迅先生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故乡》,所谓“吃了鸡蛋,还要去看看下蛋的鸡”,哈哈,今天咱们就...
    田源ty阅读 7,235评论 1 21
  • 15法学四班麦木美 联系方式:18290023827 QQ:1205340278
    一只可爱的法学狗阅读 2,144评论 0 7
  • 六月份开始接手清原的工作,业务少,只需要一个月去一次即可。但忙碌的九月我竟没去上。前几次,开车或者蹭车去的,这次决...
    欣寳dx阅读 2,669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