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茶一盏诗香溢,细雨无声月影飞。
被建盏圈粉,完完全全是因为追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孔嬷嬷传授盛家三个女儿墨兰、如兰、明兰做茶制香的片段看了好几遍。
那时要想嫁个高门大户,做茶这种“看起来没用”的技能,却是上流社会的敲门砖!
宋时高门大户,“吃茶”必用建盏。
建盏(天目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黑瓷代表,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
因产地为宋建宁府瓯宁县,又因瓯宁县为建安附属县,故此称为建盏。
建盏是宋时皇室御用茶具,是汉族传统名瓷。
建盏采用正烧,因此口沿釉层较薄,底部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
由于釉在高温中容易流动,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滴珠”。
建盏的名称是根据纹饰命名的,建盏斑纹主要有曜变、鹧鸪斑、油滴,兔毫等,其中以金兔毫、银兔毫为主。
“银兔毫”最为名贵,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建窑束口碗就是一件珍品。
建盏胎土用福建建阳水吉一带含铁量比较高的粘土为胎底,土中含有一些未风化的斜长石钙长石以及石英粗颗粒。
釉料也是取自当地山谷,含磷较多,采回的釉土还需要加入草木灰,以增加釉中钙的含量。含三氧化二铁高的釉为着色剂,经高温1300度左右还原烧造。
建盏斑纹是在还原气氛中,窑内高温焙烧而自然形成的。
氧化铁含量高的坯体难以承受高温变化,要想烧制一件外观没有缺陷,又具有兔毫或油滴等斑纹的建盏是很困难的。
即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其成品几率也非常低。
建窑黑釉是一种析晶釉,属于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因此,具备烧成黑釉的基本条件。
石灰釉黏性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高温中容易流动,所以,建盏外壁底部往往有挂釉现象,而器物口沿釉层较薄,呈褐红色。
建窑黑瓷的胎质基本特征为截面色黑或灰黑、黑褐,为含铁量较高所致,胎骨厚实坚硬,叩之有金属声,俗称“铁胎”。
突然心念一动,这盏打得烂不?
从1300度高温冷却到1000度大约需要220个小时,如果窑内火候得当,就可以形成美丽的油滴纹和矅变纹。
由于建窑黑瓷中的建盏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所以,在宋代成为最上乘的茶具之一。
建盏喝茶有“洁,香,甘,滑”四妙。
建盏功效很多,用来喝茶再合适不过了。首先,建盏烧制遵循古法,没有高科技,符合茶道“洁”。
其次,茶遇盏生香,建盏更利于保温和活水,喝起来会让人感觉水乳交融。
茶滋于水,甘润顺滑,茶性十足,韵深味浓,暗香涌动。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有述:“盏色贵青黑……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建盏可较长时间的保温蓄热,提高茶汤的碱性,让茶水的口感更佳,甘润顺滑。
从成分上分析,建盏在胎釉中含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氧化钙等化学成分,从而增加血红蛋白的载体及红细胞的功能执行。
理论上来讲,可达到预防贫血、高血压、调节人体中枢神经的作用。
赶快喝起来!
建盏没有青瓷、白瓷的通透和色彩,但仍旧赢得了许多人的心,是陶瓷艺术的瑰宝!
值得一提的是,建盏的胎土只能取自福建省建阳水吉一带,所以产量很少。
建盏口径大小差距甚多,大的有20多公分的,小的仅有几公分。口径大的盏常常被误会成——碗!
不过,适合我这种牛饮的。
建盏的花纹,除了巧匠的技艺,皆由窑烧过程中天然形成,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
黑釉在炉火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幻化出“可遇不可求”的花纹,呈现出变化万千、绚丽多彩之态势。
建盏曜变是多少工艺师努力而不得,对于如此异豪类的绝品,只能求窑神的恩赐了。
清茶一盏喜相逢,感谢生活中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