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1篇|心静了,一切就静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天早上看书,讲书最专心,也能感受到心流的感觉,时光安静而美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什么事情都是个度,做好自己最关键,热情是对的,但是过分热情容易好心办坏事,也容易多管闲事!

人生有四大多管闲事:扶烂泥,雕朽木,翻咸鱼,烫死猪。烂泥躺得好好的,非要把人家扶上墙;朽木腐得好好的,非要把它雕成才;咸鱼躺得好好的,非要给人家翻一翻;死猪死得好好的,非要拿开水烫人家。

话俗理不俗。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不同,不必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不多管闲事,不强行干涉他人生活,是对每个生命最大的尊重。

《醒世恒言》里讲:“事不关己休多管,话不投机莫多言。”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最好不要多管;谈不到一起的人,就不必多说,不然就自讨无趣了。

很多时候,希望别人过得好并没有错,但忍住干涉他人生活的手,往往是更大的善意。既然别人没有开口询问、求助,又何必喋喋不休地纠缠人呢。

狄更斯说:“最好的礼貌,是不多管闲事。”世界就像一个万花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要懂得把自己“当外人”。不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于人,不用自己的生活去丈量他人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修养。

俗话说:“人有热心肠,招揽是非多。”在为人处世当中,助人为乐是好事,但一定要审慎思量、不能鲁莽行事。不分青红皂白、不辨真假善恶的帮助,非但不会有好的结果,随意出手的善意反而成为了引火烧身的导引。

俗话讲:“饱经世事慵开口,看破人情但点头。”不是教人要冷漠处世,而是要拎得清,管别人的事情要懂得分寸,从实际情况出发。

有些人明明不习水性,却去救落水的人,善心昭昭,却罔顾事实。最终不仅于事无补,甚至会搭上自己的性命。有理性、有原则的善意,才是更大的智慧。郑板桥在《赠君谋父子》中写道:“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总爱伸手管闲事,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难免就忽略了关注自己。与其被琐事扰得焦虑、烦恼,不如把时间精力放在提升自己,让自己开心上。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有人喜欢房间凌乱随意的舒适感,总有些人喜欢用整洁的标准来要求别人;有人喜欢休闲时打牌来消磨时间,总有些人喜欢多说一句读书才更为高雅;世事纷纷攘攘,只有庸人自扰。

老子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少管闲事,给生活留出呼吸的空间,给朋友的建议适可而止,尊重朋友的选择,给友情的舒适营造温和的土壤;与亲人的相处,保持合理的距离,给家庭的和谐提供必需的氧气。

佛家有个很好的词,叫“悦纳”,认可自己生活的同时,也要悦纳多元的生活方式。关注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同时,不用替别人操闲心,分清自己与他人的边界。正如罗素所言:“只有玫瑰和茉莉一同开放,这个世界才会有参差多态的美。”

专注当下,感受心流,心静了,一切就静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是悦清,80后宝妈一枚,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达令家运营管家及官方讲师,亲子阅读推广人,这是我的第871篇日记,记录生活点滴,没有什么天生就会,只有日复一日的天天坚持,我相信坚持更胜天赋!微信:303446137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