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城市里的白领感觉压力山大,一睁眼就必须面对租金房贷各种城市支出,每天拼命工作却只够维持生计,貌似挣得多却深深感觉到自己离赤贫却只隔着一张疾病诊断书。
与此同时,不断有富二代声色犬马的生活不断刺激底层白领的眼球和神经。他们不用辛苦工作却活得很好,更让白领绝望的是大概率二者未来财富差距还将进一步拉大。
是什么造成这种现象?
为什么很多人努力工作,但生活好像永远不会好起来?
先说思考结论:
白领与富人阶级的区别在于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我们现在称为“资产”。
在现有的市场分配体系下,资产获取利润的大头而劳动获取固定微薄工资。有产阶级会更有钱,财富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无产阶级大概率在低水平层次徘徊固定。(比如近期热议的高考状元谈寒门再难出贵子)
不过现代社会的进步在于通过证券化降低了获取资产的门槛,虽然获取资产的难度并没有降低。(请注意理解这种区别,一手股票只需要几百元,但炒股赚钱并不容易)
普通白领要改变压力重重的现状必须牢牢确立“不断积累资产”的思维,把这作为一项事业。
如何依靠积累资产改变现状:
一、必须成为有产者
现有的市场分配体系决定了资产所有者获取利润的大头,而劳动带来的工资并不会随着公司利润增长而同比例提升,因此创造的剩余价值主要归入老板们口袋。
公司发展的越好,员工和老板的贫富差距越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企业成功上市,老板立马身家百万而员工仍旧拿着二三十万的基本工资,两者财富差距以万倍计,这中间的区别就在于老板拥有资产(企业股权)而员工没有。
《未来简史》中提到无用阶层的概念,这是现有分配制度下普通人最后宿命。
人工智能不断发展,企业主为了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未来很多人的工作将被机器替代,大家都会没有工作而成为无用阶层。
之后这个阶层会有怎样的遭遇我想象不到,善意的揣测是提供基本福利保证存活,这或许与我们对共产主义的憧憬不一样。恶意的揣测……,画美不看。
既然意识到资产所有者攫取大多数利益,“有产者”与“无产者”之间收入鸿沟会不断扩大,普通员工收入增长就是维持在社会基本水平。
最现实的做法就是尽可能多多积累资产,尽快实现家庭收入由劳动力驱动转到资产驱动。
二、怎样才算有产者?
首先问自己2个问题:
1.自己的产出远超出所得吗?(即创造的价值主要别人攫取)
2.自己会因失业而堕入贫困吗?(纯靠出卖劳动力获取收入)
如果2者皆是,那你就是无产阶级。
社会技术在进步,无产阶级的表现形式也在变化,不要把思维停留在无产阶级还在真的搬砖的阶段。
无产者是什么?出卖劳动力、被剥削以至于要出卖健康乃至生命(过劳死)、被捆缚在定时定点(上班打卡)的人。
喝咖啡、出国旅游并不代表你真的提升了阶级,有车有房不过是新时代的牛羊草庐而已。
绝大多数的白领都不能脱离工作而存活,那便是无产者而已,不要被“中产”名头迷惑了。
答否者便是有产者。
无产者只能接受公司的薪资定价,收入主要靠薪水+理财收益,收入弹性很小。
有产者的收入来自资产分红+增值(他仍然可以继续劳动),弹性大,无需出卖劳动力。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房东与租客的关系,房东既能收租涨租(资产分红),还能享受房子涨价的好处(资产增值)。
还有老板与员工的关系,老板既能获取企业利润(资产分红),又能高价卖掉企业(资产增值)。而员工只能拿工资,薪资涨幅还经常跑不过通胀。
三、如何成为有产者?
最直接的方式是创业,这个群体在有产者中占比最大。现在风投基金、资本市场也为创业者搭建了最快速成为有产者的路径。但也是一条少数人的路。
如果承受不了ALL IN创业的风险,可以按下面的路径努力成为一个有产者:
工作存钱—买入资产—承担风险—成功破产
开玩笑,但这也不是不可能,关于资产风险后面再细讲。老板之所以获取赚大钱就是因为他承担风险。
稳健的路径是:
工作存钱—买入资产—承担风险—成功
成功的标志就是资产收入大于日常支出,那么上面关于无产者的第三个问题便可回答“否”,那便是有产者。
这里日常支出指的是合理的开支,适当的克制是应有之义,穷奢极欲当然能让人重回赤贫。
因此,
对于追求自由的人而言,打工仅仅是职业,积累资产才是事业。
不要被各种企业文化、鸡汤文宣扬的“加入某个企业改变某个行业”洗脑,先改变自己的财务状况才是根本。
成为有产者或者甚至巨富基本都得靠个人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的爆发。
比如李笑来的比特币、我们身边的各色房叔、乃至赵薇黄晓明等等的股票,就是基本没有打工的。赵黄今日身家也不是靠片酬撑起来的,虽然片酬(打工)很重要,上面路线图的起点就是打工。
四、什么才是资产?
工作存钱—买入资产—承担风险—成功。
路径图中“买入资产”是关键一步。
能生息、能交易的才是资产,因此资产具有分红和增值两个属性。
屌丝逆袭阶段主要买入增值属性强的资产,而富人主要关注的是保值增值属性强的分红型资产。
个人认为普通人能接参与的资产类别主要包括股权、债券、房产、知识产权4大类。
其中房产必须搞清楚一点,现在的房子对于穷人是负债(即使你的房子涨价了你也不会卖掉并且还得继续还贷,它不能让你更自由反而让你更不自由),对于富人才是资产。
真正的资产是带来收入的。
提到资产就必须提到债务:
很多大牛提到不要负债,其实具体到个人也应该区分情况。判断资产处于增值期时借债买入,这时候的负债其实是杠杆。(比如前10年贷款多买几套房)
关于是否使用杠杠见仁见智。
我们不要的负债是只有还利息的份而不能带来增值的行为,比如车贷。分期付款太多的人已经不是无产阶级,而是负资产阶级。
这里想到一个笑话,一位姑娘在早高峰的北京地铁里大喊“都别挤我!我这LV是真的!”
五、不同阶段的资产配置策略
工作存钱—买入资产—承担风险—成功破产。
上面的路径揭示了一个逻辑,
资产增值来自对风险的承担,理解这一点是积累资产前最重要的准备。
普通的理财不可能带你实现财富自由。年青时候致富阶段本金较小就需要多配置高风险资产,多寻找高风险高回报率的机会,“人人都想上天堂,却没有人想死”这是不可能的。
比如电影《大空头》里面的皮特团队二人组(真实原型)就是主动去承担风险博高收益。还有之前谈复利的风生水起做成长股。
博风险的另一面就是结果必须能够承受,年青失败了还有可能从头再来,搏一次是值得的。成家立业或者已经进入财富自由阶段再搏便不明智,本金够大仅仅配置低风险的生息资产就已经足够应付开支。
年青要搏老了要稳,这一点香港股神曹仁超也多次提到。
不同阶段的资产配置策略本质就是人生规划。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说的便是上述成为有产者的路径图,屌丝劳动存钱、有点本金了动脑承担点风险、有钱了就可以把握钱生钱的机会。
六、认清现实
穷人和中产阶级被钱所支配,被欲望和恐惧所控制。
在这个尘世,财务自由才能带来精神自由。
思考资产与劳动的分配比例问题有助于认清这个商业世界的本质。
而把积累资产作为终身事业去执行,才有可能摆脱努力工作却永远过得不够好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