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梨视频网站上发布的一段名为《卧底水滴筹:医院扫楼,筹款每单提成》的视频引发热议。
视频内容是拍客在今年8、9月份,暗访宁波、郑州、成都多家医院,发现互联网捐助筹款平台水滴筹在医院派驻地推人员,他们常自称“志愿者”,逐个病房引导患者发起筹款。
视频还显示,地推员们对募捐金额填写随意,对求助者财产状况不加审核甚至有所隐瞒,对捐款用途缺乏监督。
其实这已经不是水滴筹第一次引起争议了。
之前就有南宁一母亲众筹25万救女却被曝有几套房产,其女出院后还爆粗怒怼网友。
还有杭州萧山一女子以父亲胃癌为名,众筹20万,但之后却在微博炫富,被质疑“诈捐”后原路退款。
当然引起最广泛关注的还是“吴鹤臣众筹事件”,德云社演员吴鹤臣脑出血住院,家人为其筹款100万,还在资料上勾选了“贫困户”标签。
之后却被曝出吴鹤臣本就是北京人,家在北京两套房一辆车,还有大病医保,甚至在吴鹤臣住院后其妻子还买了华为最新款手机P30pro。
但是与之前的各种“诈捐门”相比,临崖认为这次的争议性质截然不同。
如果说之前的各种“诈捐”事件,水滴筹作为平台方仅仅是审核不严,属于尚可原谅的无心之失的话,那么这次临崖认为就是水滴筹主观层面上的作恶。
在事件发生之后,水滴筹第一时间在其官微发布声明,由总经理牵头成立紧急工作小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排查,并解释说筹建线下服务团队(地推)的起因是为了服务一些年纪偏大、互联网使用水平较低的患者。
就事件公关角度而言,水滴筹表现可谓不错,回应迅速而诚恳。但临崖觉得至少在设立地推团队的初衷上,水滴筹没有说实话,或者说没有把实话说完。
因为很明显,无论冠以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成立地推团队最根本的原因都只能是扩大规模、占领市场。
而为什么水滴筹要扩大规模、占领市场呢?
一、盈利需要;二、融资需要。
水滴筹本质上不是政府机构也不是公益组织,而是一个商业公司,它成立的初衷可能是纯粹而美好的,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一定有盈利和融资的需要,因为它得活下去并发展壮大。
先说盈利,就目前而言,水滴筹可能的盈利方式有以下三种:
1.用户筹款到提现有一个时间差,而这个时间差会在水滴筹平台上沉淀出一个资金池,以其官网上介绍的已筹集200多亿救命钱来计算,这个资金池很可能有几亿甚至几十亿,这笔天量资金就可以创造巨大收益;
2.用户筹款之后收取管理费或提现手续费(当然现在是不收的,甚至最开始时连0.6%的微信提现费都由平台补贴用户,我的意思只是这是一种可能的盈利方式,不排除以后会有);
3.利用筹款用户和捐款用户在平台上积累的海量用户数据,水滴公司旗下有保险业务“水滴保险商城”,这并不是一个保险公司而是一个保险经纪平台,其部分用户就是通过水滴筹的场景教育转化而来。
由此显而易见,无论怎么样,水滴筹的盈利水平都是建立在用户规模和资金规模之上,规模越大才可能有越高的盈利。
再说融资,公开数据看不到水滴公司的财务情况,但其在今年3月和6月分别进行了两笔5亿和10亿元的融资,可以料想水滴公司当前发展壮大的重要资金支持就来自于融资。
而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融资很重要的一个估值依据就是用户规模,在大病筹款平台这一块儿,水滴筹并不是一家独大,还有轻松筹、爱心筹和其他五花八门的各种筹。
所以尽可能大的用户规模、尽可能多的有效订单对于水滴筹的融资来说非常重要。
而融资之后就是一个很老套的故事了,融资、组建地推团队、扩大用户规模、占领市场、兼并其他平台,然后再融资...直到最后实现行业内的一家独大,完成垄断经营。
这是互联网公司发展的一条捷径和必由之路,之前已经在团购、打车、和外卖等行业屡次得到印证。
唯一不同的是,其他行业都需要公司自己出钱或者花投资人的钱来进行补贴以拉拢用户,而水滴筹不用,它花的钱来自于那些希望自己的爱心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人,来自于那些愿意为自己的善良付费的人!
这就是临崖最想声讨的地方,以及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成年人的世界里,善良从来都是一种选择,而不是必须。
我们愿意释放善意,伸出援手,是希望那些应该得到帮助的人能真正得到帮助,那些走投无路的人能找到一丝生机,而不是给某些公司的发展修桥铺路添砖加瓦。
换句话说,爱心其实是一件奢侈品,用心呵护尚不一定周全,如果一味利用甚至亵渎糟践,损害的不仅仅是面对他人的苦难能够慷慨解囊的人,更是那些未来可能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如果看见天桥上只有一个乞讨的,大概率会给一点零钱,但如果一眼望过去天桥上都是乞讨者呢,大概率是一个都不会给!
在心理学上,研究者将这种面对多人求助时的同情下降的现象称为同情崩溃。
因为同情是一种会使人感到情感损耗的情绪,当人们面对较为强烈的同情情境时,会采取情绪调节策略来调整自己的情绪,以避免自身情感的过度损耗。
显然,在面对多人求助时,人们为了避免自己的情感过多损耗,会采取情绪调节策略;同时,当人们在面对多人求助时,如果采取情绪调节策略,就可能出现同情崩溃。
所以临崖想提醒大家,以后遇到这种情况过后不必自责愧疚,因为同情崩溃现象并不意味着人情变得淡薄,只是反映了人在心理上的一种必要的自我保护机制。
但这就带来了前面所说的问题,在水滴筹这种“扫楼式”拉客筹款的操作模式中,有限的爱心就会被消费殆尽,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的求助信息就淹没在海量的真真假假的求助信息中,被人们一扫而过轻易忽略。
在2016年的“罗尔事件”中,人民日报曾作点评:在公共生活中,涵养信心和信任;在法治生活中,完善规则与制度。唯有这样,才不会让公众的爱心,在一次次的“狼来了”中被消磨。
临崖相信水滴筹平台创建的初衷就是为了分享和传递爱与善,也真心希望水滴筹这次能真正地知错能改浪子回头,切莫再挥霍这社会上弥足珍贵的爱心与善意。
也不要等到这个世界变得冰冷淡漠的时候才能意识到,爱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漠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