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一部电影,斯皮尔伯格的《人工智能》,影片背景是21世纪中期,人类科技已达到高峰,但与之相对的是心灵的缺失,一家机器人公司发现这潜藏着巨大的商机,就致力于有“感情”的机器人研发。机器男孩大卫正是这家公司的第一款产品,他被输入了情感程序,同时有着能以假乱真的人类男孩外形,一出场就轻易俘获了女主莫妮卡的心。
莫妮卡的亲生儿子马丁因病被冷冻,只能期待将来有朝一日能出现可治愈他的方法,但时间未知。某种程度,莫妮卡正在经历丧子之痛,大卫的出现,极好地填补了她的感情空白。
莫妮卡顺理成章收养了大卫,激活了大卫的情感程序,成为了他的妈妈。
按照厂家设定,一旦激活,情感机器人对主人的“爱”便会永久写入芯片内,不可抹除,也不能被重写。这也意味着,如果主人某天不再需要这个机器人,它也不可能被再次售卖,只能被销毁。没过多久,一个意外从天而降——莫妮卡儿子马丁的病情奇迹般康复了。
在丈夫亨利多次警醒,并亲眼目睹大卫抱着马丁坠入泳池后,莫妮卡当机立断放弃了大卫。但她没有将他带回公司销毁,而只是把他遗弃在了密林中,这已经是她所能表达的最大善意。失落的大卫开始踏上一段漫长的旅程,因为被永久烙印上了对妈妈莫妮卡的爱,不管如何对他,他都不会改变。大卫只希望自己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或许妈妈就会重新接纳他,并像爱马丁一样的爱他。
大卫苦苦寻找变成真人的方法,历经万般艰险,最终沉于海底,两千年时光匆匆而逝。
当他再次苏醒,人类已不复存在,地球被外星人占领,出于研究目的,外星人答应大卫帮助他复活莫妮卡,但只能让她活一天。
影片尾声,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貌似温馨的画面:被复活的莫妮卡安静地陪着大卫过了一整天。她为他洗头发、做蛋糕、捉迷藏,她眼里没有丈夫亨利,没有儿子马丁,只有大卫。她甚至亲口对大卫说出了那句他期盼已久的我爱你。
只是,这个大卫眼中的完美妈妈,究竟真是莫妮卡本人,还是外星人为了满足大卫,特意为他定制的“人工智能”?结合两千年前莫妮卡的表现,结论是不言而喻的。
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亲情童话,机器男孩用2000年的等待换来了一天的爱。
如果有人无条件地爱你,你是否有责任同样给予他爱?大卫对莫妮卡的爱是无条件的,也是永恒的。而莫妮卡却清晰明确的知道,大卫只是她掏钱买来的玩具。是可以随时抛弃的物件。
人类的爱一直都是有条件的,不被珍惜的感情,只是因为来的太轻易,你的深情正是他放手的理由。
我们正在大踏步的进入智能化时代,更多的机器人或者人工智能将进入我们的生活,帮助我们也取代我们,假设一下《人工智能》电影成真,机器人懂得了爱,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懂得恨,懂得了欲望和反抗,人类又会面临什么。
发现了万物理论的霍金曾反复强调警惕人工智能,特斯拉公司的CEO也将研发人工智能的行为比喻为“召唤恶魔”。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人工智能由人创造,而人的智力却并不可靠,可人类却对一个并不完全可靠的东西产生了信任和依赖。
当人工智能全面觉醒,它们能和人类和平共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