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照片一眼望去,你一定会觉得这男孩儿太帅了,有点像林志颖,也有点像苏有朋,他和这女孩还有点像。对,没错,他是我哥,虽然我看起来像大他几岁的姐。自己的亲人,总会觉得特别好看,他像极了我年轻时候的妈妈。他大我十四个月,也许是因为妈妈在哥哥三个月的时候怀上了我他没奶吃,之前一直长得很瘦。哥哥是瓜子脸,最显年轻的脸,而我却像爸爸国字脸,最显成熟。女孩子心理成熟比男孩子快,再加上当时家里特殊的情况,我虽面带微笑,内心却是有些沧桑的。
2001年,我21岁,哥哥22岁,都是如花的年纪。可当时的我已经背负了很重的家庭负担,爸爸因为事业不顺,和妈妈回老家农村,几乎没有什么家庭收入。
我18岁师范毕业开始工作,2000年来深圳,第一年就还了读师范时借姨妈的1000块钱。1997年,17岁的我暑假在一个幼儿园打暑期工,整整51天没有休息,挣得510元钱,全部交了学费。我记得当年我是含着眼泪拿钱去学校的,我家其他的孩子都不用这样,当然,这也是因为二姑妈在县妇联工作,才帮我找到这样一份工作,哥哥也干了几天,妹妹只有14岁。也许是我觉得爸爸妈妈欠我一个解释和安抚吧?我当时觉得这很不公平。我记得那个暑假我瘦了很多,有天无意中我从太阳下我的影子里发现我的颧骨都变得明显了。哥哥每天中午给我送饭,他也晒黑了不少。
再后来,我边工边读,自己供读了大专、本科。
故事再追溯到2001年初,放寒假了,哥哥从清远打电话告诉我,他被抓到了派出所,让我去接他。其实他是被同学骗去做传销,他想让我也去做。我一个身单力薄的小姑娘不敢去,我请大我13岁的大表哥去帮忙,他是当年深圳第一批从外地调过来的在编老师。哥哥顺利的被接回来了,没再去做传销。那么接下来就涉及到哥哥找工作了。那个年代,在深圳找工作非常不容易。哥哥人生地不熟,不知道从哪下手。我带着她从福永坐车穿过好多个镇到松岗,找到一位特别信任我的学生家长,希望他能留我哥在他的工厂工作,可能是他们觉得这样不好管理,也可能是看我哥不够成熟,他没有被录用,他们很热情地招待了我们。我和哥哥回到福永,我又继续买了礼物找另外一位家长,当时我所在的教育集团有规定不准找家长办私事儿的,当时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帮哥哥,哥哥也没有方向,他的水利工程专业根本不好找工作,他也没有其它特长。他被骗去传销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了,如果他不工作,我无力给他提供住处。后来福永的这位家长录用了他。
接下来的日子,我并没有得到解放。哥哥常常来找我要生活费,我又不忍心不给,记得我当时的工资只有大概1200多块,还要供妹妹读高中,给妹妹寄的生活费中,节余一点她给父母。所以哥哥每次来找我,我没有好脸色给他看。我无意中看到哥哥的日记,他经常写不想加班到广场去溜达一下……
我当时的工作压力特别大,我在纠结我是否适合做老师,是否要改行,同时我很害怕失去工作,但我害怕失去工作不是因为害怕自己没有饭吃,而是害怕妹妹没有书读。当年的生活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沉重!我根本不是为自己而活。记得哥哥还在读书时,好心的同事得知我把钱全部寄给他,自己只留10块钱,同事对我说,供你哥哥读书不是你的义务。我的姑妈、表嫂等亲戚都对我说,你要顾着自己一下。我仍然坚持供妹妹读完高中,再读大学。哥哥的事儿我在跟叔叔聊天中告诉了叔叔,叔叔一句话警醒了我:“你不要惯势(惯坏)你哥。”
后来因为我跟一个在东莞某电脑厂做领导的堂哥一直保持着联系,他那里有了一个工作机会,他通知我哥去了。从此,我哥开始步入正轨,他也换了很多次工作,得到了不少锻炼,后来事业一直很不错,也因此他能和我一起供妹妹读大学。
当年我工作的地方有90%都是湖北人,因为湖北的教育很出名,所以湖北人在深圳做教育的特别多,我们的老板马荣她也是湖北人。我发现我至少有三位同事的弟弟也像我哥当初那个状态——依赖姐姐,不独立。为什么一个家庭中的男孩会依赖女孩?归根结底,是重男轻女导致的,男孩养尊处优,责任感从小没有被培养起来。他们都是湖北人,相比而言湖北人还不算太重男轻女的。武志红在他的文章《中国人的情感模式就是找妈》中写到:在广东潮汕和客家地区,有比较典型的重男轻女现象,很多家庭为了要一个男孩,之前生了好几个女孩,当这个男孩出生后,家长又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男孩身上。这个地区有很多男人包二奶,而且总有看起来无怨无悔的女孩投入这样的关系,她们来自重男轻女的家庭,都不习惯于独享一个男人,觉得分得一份爱情就满足了。所以,这些地区就有这种奇特的现象:女人无论受多大的委屈都不离婚,而另一部分女人甘愿去做二奶。
中国重男轻女也有历史原因,农耕时代需要男丁决定了重男轻女……关于中国人为什么不想生女孩?我听到过一个最有温度的解释,2006年,我快要生第一胎的时候,我二姑妈对我说:“过去的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姑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担心女儿生孩子这一劫。”确实,以前的中国医疗条件不发达,很多妇女因为生孩子而丢掉性命。
现在中国各地区的人们都在进步,重男轻女的现象减轻了很多很多。在这之前,很多家庭因为对子女不公平,导致了兄弟姐妹之间不和。幸福家第四阶课程中,我们组有一位同学提问老师,她和她弟弟的关系一直不好,想让老师帮忙解决怎么和弟弟重新建立联接?她一问我就觉察到了是因为他们家的教育不公平,我问了她,确实如此。
雅玮老师让他在现场找了一个感觉像他弟弟的人,当作他是弟弟,对他说:“弟弟,我是你姐姐,你是我弟弟,我很想抱抱你。我曾在我们小时候,没有办法承担了爸爸妈妈的事情,做了你的母亲。从今以后,我只做姐姐,只做姐姐对弟弟的事。”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联结。可是严厉的家教和父亲的距离感让我很难做到去拥抱男性亲人,我想我会找机会用这个表达内容去跟哥哥沟通。我以前做了不少越界的事,做了姐姐或母亲做的事。
每个女孩,从小和自己家的男性亲人相处,就是和异性相处最初的基础,所以和自己的兄弟、父亲、爷爷之间的关系都很重要。每个女孩都会很在意自己的兄、弟、父亲及男性亲人的评价,哪怕是无意玩笑!记得我小时候哥哥笑我嘴巴大,直到工作后我才调整好,接受我自己:我嘴巴大,眼睛也大啊,其实我身上没一样小的,这样不是才协调吗?!
时代在进步,中国兄妹关系也会越来越好。我接纳之前的不好,我也接纳自己的父母和兄妹。用秋兰老师的话结束今天的内容:也许你觉得父母(兄弟姐妹)对你不够好,但他们已经给的是他们当时认为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