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仁里

遂宁,是我生命的起点,也是心中永不褪色的牵挂。这座城市如同一位熟悉的陌生人,伴我度过懵懂童年,却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与我隔着一段微妙的距离。小时候,生活在遂宁的乡间,世界不过是磨溪镇喜华村到西眉镇和赤乡之间那条蜿蜒的小路,那是我从奶奶家走到外婆家的全部天地。七岁那年,我随父母离开这片乡土,迁往另一座城市。自那以后,遂宁变成了一年一度的重逢,一个熟悉又模糊的名字,一个总要乘着凯南汽车站那班返乡客车才能抵达的远方。

长期的异地生活,使我对于遂宁的认知始终停留在片段与记忆的交织中。直到高中毕业,我才真正重返这片土地,重新认识我的家乡遂宁,尤其是仁里,这个在我今后岁月中占据特殊位置的地方。

那是2011年,遂宁主城区迎来重要发展期。老城区依然人气十足,这里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而河东新区则如同一幅正在缓缓铺开的画卷,百业待兴却充满可能。尽管父母常年在外打拼,但他们始终没有割舍对故土的眷恋,最终决定回遂宁安家。

起初,他们的目光落在滨江路某个临江楼盘,那里交通便利,更毗邻宽阔的观音湖,江景开阔,城市气息浓郁。然而现实往往考量更多,因房价总价偏高,他们最终将目光投向了仁里场。这里房价更为亲民,出行也依旧便捷,于是决定在仁里场安家买房。

仁里场,位于遂宁河东新区,三面环江,形如半岛,与老城隔水相望。它曾是一个兴旺的水陆码头,是离城区最近的场镇。后来,随着城市发展框架的拉开,仁里被纳入河东新区,进行城市化建设,可在我最初的认识中,它却并非什么光鲜亮丽的存在。

记得2011年夏天,我高中刚毕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来到遂宁城区。父母尚未返川,托一位亲戚带我去看新购的房子。那时的我对遂宁的格局一无所知,老城与新区在我脑中混沌一片,更不知道仁里场在哪里。亲戚骑着一辆三轮车,载着我从南津桥出发,驶上涪江二桥。桥如巨龙静卧,江面浩荡开阔,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家乡的水域如此大气磅礴。亲戚向前指去,说:“过了桥,再走几分钟,就是你家了。”我心生憧憬,以为前方定是一番繁华景象,道路纵横、如同很多新城那样整洁明亮。

然而,当三轮车驶离大桥,眼前的画面却让我陡然失落。只有一条主干道向前延伸,两旁是低矮的旧屋和零散商铺,基础设施明显滞后,整个片区像一个城乡结合部。几分钟后,我们停在了一片正在施工的楼盘前。亲戚指着其中一栋说:“看,那就是你们家。”我望着稀疏的路灯、凌乱的街景,再想起联盟河对岸片区的高楼广厦,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怅惘。同属河东新区,仁里场为何仿佛被遗忘的角落?那时的我,很难对这里抱有多少期待。

然而,家既安于此,心便系于此。去深圳工作之后,我常常会在网络上搜索遂宁、搜索仁里场的消息。我渴望仁里场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座城市,也确实没有辜负我的期待。

2013年的一天,一则新闻牢牢抓住了我的目光,遂宁市正式提出将仁里场打造为“仁里古镇”,总体投资十几亿元,目标是建设成为精品旅游小镇、中国旅游文化名镇。规划效果图中,老建筑修旧如旧,道路拓宽、景观提升,一座既保留历史肌理、又焕发时代生机的文化古镇仿佛呼之欲出。预计到2018年,首期工程就将完工。从那一天起,我对仁里场的感情悄然转变,从最初的失望,转向热切的期盼。我开始等待,等待它破茧成蝶的那一天。

时间随着一年年过去,仁里古镇的轮廓愈发清晰。2020年,“仁里水乡”商业街正式开街,以“遂州印象、夜下涪江、喜结连理、净养水乡”四大主题板块串联起文化、美食、休闲与旅游,迅速成为市民青睐的新地标。而这时,我们的新家也已交付多年。每逢节日回乡,我总会骑上一辆自行车,穿行于仁里场的大街小巷,像一个耐心的观察者,记录它的每一次蜕变。

我来过仁里码头,看涪江水奔流不息,仿古结构的码头建筑与自然江水交织出壮阔图景;我来过仁里老街,那里曾经房屋低矮、墙面斑驳,如今却在修缮改造后重现传统民居风貌,烟火气中透着历史的厚重。最令我动容的,是那座沿江而建的莲里公园,它全长三公里,将古渡码头、碧波池、夜泊莲里等景点有机串联,形成一幅流动的江南水乡长卷。不仅是游客,市民也愿意来这里散步、小坐、闲谈,这里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了仁里的新象征。

在外漂泊十年,深圳的繁华和快节奏并未冲淡我对故乡的思念,相反,这种思念随着年龄增长愈发深沉。2024年,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离开工作十年的深圳,回到四川,回到遂宁,回到仁里。我不再愿意只是每年匆匆一见的异乡游子,我想要留在四川,可以随时回到遂宁陪伴这座城市的成长,见证它的变化。

如今的我,终于可以常常回到遂宁,走在涪江边,感受清晨的江风与夕阳的余晖;可以随时穿过热闹的仁里水乡,尝一口地道川菜,听老乡们用质朴的四川话唠家常。我不再是通过屏幕和想象去触碰家乡,而是真实地站在它的土地上,感受它的呼吸与脉动。

遂宁,已不再是我童年记忆中那个模糊的符号,也不再是匆匆路过的远方。它是我选择的归宿,是我愿意深深扎根的土壤。而仁里,从最初的失落,到如今的骄傲,正像一扇窗口,让我窥见一座城市的坚持与温柔。它没有在时代发展中失去自己的记忆,而是在新的规划中找回自己的灵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时候,故乡是朦胧的,七岁以前的我足迹只限在生我的磨溪镇喜华村和西眉镇和赤乡外婆家,这两个地方就是当时我踏足的最...
    星桅元舟阅读 1,352评论 0 7
  • 这两天出差遂宁,第一次来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年轻城市,感到非常新奇而惊喜。 遂宁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她有条广告...
    normal小倮阅读 2,695评论 0 4
  • 转载 遂宁位于川中腹地、涪江中游,是成都平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5322.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51.06...
    会干活的牛阅读 1,118评论 0 6
  • 二十天,六千公里,就是今年的暑假自由行之旅。没有时间细细坐下来将行程化作文字,又担心不久之后的遗忘,所以做...
    如小果_本尊阅读 3,269评论 1 4
  • 所有的旅行都是有前因后果的。那种所谓“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基本上都是对旅行的敷衍了事和不求甚解。世上没有无缘无故...
    第8日蝉阅读 3,35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