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正确的选择——育儿同样适用

在创业课探店结束,我回到家后的那天晚上,我先生在我和孩子都睡着之后出门陪一位朋友夜宵去了。第二天先生告诉了我导致那位朋友心情不好的原因。

事情是这样的:

那位朋友和妻子孩子一起前往与岳父岳母吃饭。席间他的孩子吵闹着,不愿意吃饭,到处跑来跑去。这时他的岳父,就突然用脚踹了孩子,并大骂孩子怎么这么不乖!

孩子的父亲,也就是先生的朋友看到之后非常的生气,怎么能踹孩子呢?于是抱起孩子就走了。

为此先生的朋友一直很生气,而且说这已经是第二次发生这样的事了,并且,他还告诫妻子以后少去岳父岳母家。

听了这个事之后,我想首先他的岳父踹孩子当然是不对的。可是我觉得,所有事都会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选择往往决定了结果。

这次创业课探店时,木墨创始人李思恩的话,我想同样适用在这个故事里。

"做什么事情不全仰仗兴趣,而是基于正确的选择。"

岳父踹了外孙,这个就已经是一个结果了,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个结果呢?

我想是选择。

首先,在吃饭的时候,孩子吵闹,当时有四个大人谁也没有提出让孩子不要吵,或者说安抚孩子。大家都是选择了忍受孩子的吵闹,那么当情绪达到一个爆发点时,就会出现了用脚踹这样的激烈的表达。如果当看到孩子吵闹时,孩子的父亲可以及时的出声制止孩子,即使不能达到制止的目的,但是我想周围的大人也会同时表达一些不满的情绪,这样情绪就会有一种缓释,而不会达到一个激烈的爆发点。

但是孩子的父亲选择了沉默。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呢,因为我知道,他们的孩子是一直由奶奶在乡下带着,只是双休日回家和父母聚聚。所以,吃饭的当天,四个大人中没有一个是和孩子长期相处的,也没有一个真正了解孩子的情感和需求。

所以,当父母选择了由他人来带孩子时,就失去了了解孩子的机会。

教育孩子,不能仰仗着兴趣,想跟孩子玩就带他玩,不想的时候就将他安置在别处,而是要做一个正确的选择。

当你意识到什么是正确的选择,对孩子也好,对自己也好,就要固执的坚持。

得到一个不理想的结果,不要怨恨别人,想想之前我的选择正确么?如果不正确,我如何弥补。

我们谁都改变不了别人,我们能改变的都只有自己。

越来越喜欢蔡颖卿的那句话,"做个好大人"。

很多时候,我们埋怨孩子不听话,怨恨别人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可是,我们自己有没有做正确的选择,自问一句:我是一个好大人吗??

"做个好大人",常常用这句话自省,会是教育孩子的路上很好的帮助。

孩子是花,是美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