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遇到了“情况复杂”的幼儿急疹

       今天,无意中看到六年前我刚刚当妈妈时的一段日记。感叹:曾经也是医生的我,面对自己的孩子,竟也是这么的手足无措。

      和曾经的“无助和焦急”产生的鲜明对比的是我今天的“淡定和从容”。这份“淡定和从容来”起源于我对两个孩子的养育,工作经验的积累,才慢慢沉淀下来。

      今天,我特地把自己曾经的这段“尴尬和痛苦”的经历拿出来跟“新手妈妈”们好好分享和点评,从而告诉大家们,如果您也遇到了一样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1、小叶子第一次“睡不着”

      11月6日,晴。小叶子夜里辗转反侧,不肯入眠。好容易睡着了,也在床上翻来覆去。我没在意,以为孩子是白天遇到了什么害怕的事情,晚上做噩梦,于是试图用吃奶来安慰她。可是孩子拒吃奶,我就陪着叶子晚上糊里糊涂的睡了一宿。早上,摸摸孩子,发现全身滚烫,一量体温,38.6度。会不会是幼儿急疹?

点评 1

宝宝出生6个月以后,生病的几率就会明显上升。尤其是“幼儿急疹”引起的发热,常常是孩子经历的第一次生病。

孩子平常睡眠不错,可是,突然有一天晚上就是翻来覆去,这往往提示:孩子生病了。“突然出现的睡眠不安”往往是孩子生病后最先表现出来的现象。

妈妈们在次日,要对孩子多多留意,适当减少第二天喂食的总量,从而,首先从胃肠道角度,减轻宝宝负担。因为,孩子只要生病,胃肠道常常会受累计。所以,生病期间,少吃,是最关键的一步。我一般推荐妈妈们将孩子的食物总量减少三分之一。

2、潦草的“退热”和“就医”

      叶子的精神还不错,先不吃药吧。我给她贴了一脑门儿“退热贴”,同时不停的监测体温。可悲的是:退热贴一点儿退热作用都没有。到中午,叶子体温直奔39度而去,睡觉的时候,已经全身一阵一阵发抖了。这么高的体温,很容易就会高热惊厥。我脑子里的第一想法是:奔医院。

      刚一进妇幼保健院大门,就发现,看病的孩子的队伍,已经排得看不到头了,在这等些去,何年能看上病?无奈之下,赶快又直奔另一家人相对少的医院。儿科大夫先看孩子和血常规化验单后说:像是个病毒性的感冒。我问她会不会是幼儿急疹,她说不像,于是开了抗生素感和小中药,回去吃自备的退烧药。

点评 2

      根据以上的经历,当时我犯了几项错误。

国际上第一线指南推荐的退热药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而不是“退热贴”或“退热走珠”。所以,面对高热,首先要做的是:吃药退热。

6个月以上的孩子,发热后,没必要立刻跑医院。因为这时候孩子的各项指标还不能准确的反应孩子当时感染的情况。妈妈应该做的应该是在家“积极退热”。因为你去医院,很可能会遇到开“大方子”的医生。不明不白的把抗细菌的抗生素、抗病毒的药物、抗过敏的药物、退热药,还有中成药全部开出来给孩子。其实,绝大多数的感冒,都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目前除了甲型和乙型流感,其他均无特效药,就是等待7天的自愈。如果孩子三天后依旧高热,再去看病也不迟。

3、小叶子“反复”退热

      选那种退烧药合适?布洛芬还是对乙酰氨基酚?我也都是一个个在书上查出来的。因为当时忙乱,我忘了问儿科大夫,用药的剂量问题。

      给小叶子把美林(布洛芬)吃下去半个小时,体温就降了下来。孩子由恼人转为想要玩电子琴了。美林持续时间是6小时左右,果真6小时一到,叶子的体温又彪升上来,上的速度很快,一下子又蹿到39度2,再次服药吧。

      到了晚上,小叶子已经拒吃所有的药了,尽管体温还是很高,尽管美林是甜的。强行喂药的结果就是:像喷泉一样全部吐出来。

      药是不能吃了,体温还在39度多,我只能把她脑袋,脖子底下,腹股沟全贴上退热贴,头上身上不停的擦。就这样,我第二、第三天,到了第三天半夜,孩子体温慢慢降下来了。这可能就是一次普通病毒性感冒,估计这就过去了。

点评 3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有液体的剂型,也有屁屁栓。液体剂型有利于控制药物剂量和给药的时间间隔,适合“不吐”的孩子。

布洛芬只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使用。

3个月以内的孩子发热,请不要在家擅自服用各种退热药,及时就医时很重要的。

屁屁栓只是针对于“吃药后有严重呕吐的孩子”。所以,只要宝宝不吐,首推“液体”剂型的退热药。如果实在吃不进去,屁屁栓也是不错的选择。关键是:把孩子体温先降下来。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瓶子上,往往没有一岁以下宝宝的用药剂量。所以妈妈在平时时要注意积累知识,提前和社区医生交流用药剂量,以防孩子突然发热而措手不及。

孩子发热,常常是持续性的。而退热药是间断给药,所以,用药期间,孩子体温可以下去,可是一旦停药,只要孩子自己还没有退热,这个体温是一定还要烧上来的。所以,退热药,一次又一次的使用时非常正常的。只要大家严格按照药品的使用说明,比如使用月龄、使用体重、给药方式、24小时内给药次数限制等,正确的使用这些退热药,对孩子是很安全的。

高热期间,如果药物退热不行,就要积极采取物理降温了。关于物理降温的详细方法,请直接点击阳妈的课程:如何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

幼儿急疹的出疹子的过程是:热退疹出。出疹子的时间最常见于退热后12~24小时内。但有的孩子,在退热的过程就可能会伴随出疹子。所以,在没有出疹子之前,所有的人都是在猜测,因为“幼儿急疹”是个“马后炮”诊断。

4 、少见的“腹痛”

      退热只是噩梦的开始。

      下午3点多,小叶子就一直哼哼,到了晚上就开始哭,大概每40分钟哭一次,是“打挺”的大哭,好不容易睡着了,竟然能哭醒。小叶子平时根本不哭,孩子如此,肯定是有问题了。一直挺到晚上11点多,情况是愈演愈烈。

      凌晨12点半多了,我赶到了北京儿研所奔抢救室,那里的大夫看见大哭的孩子,怀疑肠套叠,说儿研所和北京儿童医院都没有急诊B超,必须转诊81儿童医院。于是我们抱着孩子又直奔81儿童医院。急诊B超后,医生的判断是:肠绞痛。回家吧。

      凌晨2点多,我们到家了。我一夜在不停的给孩子揉肚子,暖肚子,可是情况没有一丝的好转。到了凌晨5点,孩子已经哭得没有眼泪了。

      我再次抱着孩子冲向北京儿童医院,因为孩子肯定还有问题,根本就没找到哭的原因。在儿童医院8点多复查了B超后,终于彻底排除了外科问题。他们的解释是:可能是肠道淋巴结由于病毒感染增生了,所以会痛!!

      这时,我们隐约发现叶子脑袋上起了很细小的小红疹子,好像出了疹子后小叶子也再也没有哭。这场风波随着叶子全身长齐了疹子而彻底告终了。

点评 4

幼儿急疹发生时,可以伴随腹痛,也可以出现腹泻。这一点,很多人并不知道。但是,当一个孩子突然出现剧烈腹痛,而且不缓解时,妈妈一定不能只朝“幼儿急疹”上靠。必须去医院,做一个急疹B超,排除孩子的各种急腹症(比如肠套叠、急性阑尾炎等)。

6年前,若大个北京城,就一家医院能做儿童的急疹B超,真是汗颜。现在,北京儿童医院和儿研所也都能做了。各个区县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也都开展了急疹B超,但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如果可能,还是尽快去儿童医院,找专门看儿科的超声医生来诊断。


        从生完大女儿,经历阳阳,直到现在6年了,我从来都没有睡过一个整宿觉。到现在,我也能在孩子稍微动一下的时候,立刻睁开眼睛。这种警觉度,远超于爸爸。我甚至感觉:有她们睡在我身边,即使夜里醒很多次,我也睡的安稳;没有她们,我却整宿忧心忡忡。

      这篇日记,我是这么结尾的:

      经过以上的一切,我感觉自己已经不属于自己了,我属于孩子,为了她,需要100%的付出,就像我父母对我和孩子一样,感谢他们,也感谢我的孩子,因为你们,让我懂得了爱的存在。

关于《阳阳妈妈育儿经》

      《阳阳妈妈育儿经》是一个微信公众号,她的创始人是一位三甲医院的医生妈妈。因为家有两位可爱的小公主,所以这位妈妈非常喜爱研究孩子的养育。

      “养育孩子”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我们国内也没有非常完善的范本和育儿信息传递渠道,所以,阳阳妈妈开始谱写自己的育儿经。现在,《阳阳妈妈育儿经》已经成为好多医生妈妈们共同参与和支持的育儿平台。我们一致希望,这个平台上,通过我们每一位医生妈妈的共同努力,能够让您在育儿道路上找到光明和方向,轻松快乐的前行。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吧~欢迎您持续关注“阳阳妈妈育儿平台”的3个公众号:

      阳阳妈妈育儿指南(专注于各种育儿指导服务)

      阳阳妈妈育儿经(获得最新儿童健康养资讯)

      ​阳阳妈妈过敏儿联盟(过敏宝宝的贴心互助家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