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回调函数

本想写一篇日记,总结下C++的回调函数的实现,特别是:

(1)纠正网上很多人说的C++类的成员函数作为回调函数必须是static的观点  -- 这个是错的
(2)总结下std::function和std::bind在回调函数中的使用  -- C++11引入

但是搜素发现,网上已有一篇很好的博客,并且总结的内容和我想要写的完全吻合,还介绍了lambda表达式作为回调函数,所以直接就转载了。

以下内容转自:

 https://blog.csdn.net/zzw3354353337/article/details/127704704

首先看一下回调函数的官方解释:回调函数就是一个通过函数指针调用的函数。如果你把函数的指针(地址)作为参数传递给另一个函数,当这个指针被用来调用其所指向的函数时,我们就说这是回调函数。回调函数不是由该函数的实现方直接调用,而是在特定的事件或条件发生时由另外的一方调用的,用于对该事件或条件进行响应。这段解释比较官方。个人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通过函数指针调用的函数。如果你把函数的指针(地址)作为参数传递给另一个函数,回调函数不是由该函数的实现方直接调用,而是在特定的事件或条件发生时由另外的一方调用的,用于对该事件或条件进行响应。**如果代码立即被执行就称为同步回调,如果过后再执行,则称之为异步回调。

入门案例

it Callback_1(int a)  ///< 回调函数1
{
    printf("Hello, this is Callback_1: a = %d ", a);
    return 0;
}

int Callback_2(int b)  ///< 回调函数2
{
    printf("Hello, this is Callback_2: b = %d ", b);
    return 0;
}

int Callback_3(int c)  ///< 回调函数3
{
    printf("Hello, this is Callback_3: c = %d ", c);
    return 0;
}

int Handle(int x, int (*Callback)(int)) ///< 注意这里用到的函数指针定义
{
    Callback(x);
}

int main()
{
    Handle(4, Callback_1);
    Handle(5, Callback_2);
    Handle(6, Callback_3);
    return 0;
}

在这个入门案例中,Callback_1、2、3就是回调函数,handle函数的第二个参数就是函数指针,也就是通过函数指针来调用。纯C语言通过函数指针来进行回调函数的调用,C++则可以通过引用、Lambda等多种方式来进行,下面进行具体的介绍。

函数指针

首先函数指针也是一种指针,只不过指向的是函数(C语言中没有对象)。然后通过这个指针就可以调用。

int Func(int x);  /*声明一个函数*/
int (*p) (int x);  /*定义一个函数指针*/
p = Func;          /*将Func函数的首地址赋给指针变量p*/
p = &Func;          /*将Func函数的首地址赋给指针变量p*/

经过上述后,指针变量 p 就指向函数 Func() 代码的首地址了。下面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int Max(int x, int y)  //定义Max函数
{
    if (x > y) {
        return x;
    } else {
        return y;
    }
}

int main()
{
  int (*p)(int, int);  //定义一个函数指针
  p = Max;  //把函数Max赋给指针变量p, 使p指向Max函数
  int c = (*p)(1,2);//通过函数指针调用Max函数
  printf("%d",c); 
  return 0;
}

p指向Max函数之后,然后用p调用Max函数,返回两个数中的最大值。特别注意的是,因为函数名本身就可以表示该函数地址(指针),因此在获取函数指针时,可以直接用函数名,也可以取函数的地址。

p = Max可以改成 p = &Max;
c = (*p)(a, b) 可以改成 c = p(a, b)

所以函数指针的通常写法是

函数返回值类型 (* 指针变量名) (函数参数列表);

在这里指针变量名也可以叫做函数名,

但是通常可以用typedef进行描述

typedef 函数返回值类型 (* 指针变量名) (函数参数列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没有 ++ 和 – 运算。

C++类的静态函数作为回调函数

前面函数指针的方式作为回调函数的一种方式,可以同时用于C和C++,下面介绍另外的一些方式,因为C++引入了对象的概念,可以使用类的成员和静态函数作为回调函数。

class ProgramA {
public:
  void FunA1() { printf("I'am ProgramA.FunA1() and be called..\n"); }
  static void FunA2() { printf("I'am ProgramA.FunA2() and be called..\n"); }
};

class ProgramB {
public:
  void FunB1(void (*callback)())
  {
    printf("I'am ProgramB.FunB1() and be called..\n");
    callback();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ProgramA PA;
    PA.FunA1();
    ProgramB PB;
    PB.FunB1(ProgramA::FunA2);
}

在类B中调用类A中的静态函数作为回调函数,从而实现了回调。
但这种实现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

static 函数不能访问非static 成员变量或函数,会严重限制回调函数可以实现的功能。

类的非静态函数作为回调函数

这种方式比较麻烦,可以先看一下下面的例子。

class ProgramA {
public:
    void FunA1() { printf("I'am ProgramA.FunA1() and be called..\n"); }
    void FunA2() { printf("I'am ProgramA.FunA2() and be called..\n"); }
};

class ProgramB {
public:
    void FunB1(void (ProgramA::*callback)(), void *context) {
    printf("I'am ProgramB.FunB1() and be called..\n");
    ((ProgramA *)context->*callback)();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ProgramA PA;
    PA.FunA1();
    ProgramB PB;
    PB.FunB1(&ProgramA::FunA2, &PA);  // 此处都要加&
}

功能总体与上面一个相同,但是,类的静态函数本身不属于该类,所以和普通函数作为回调函数类似。
这种方式存在一些不足:

需要预先知道回调函数所属的类定义,当ProgramB想独立封装时就不好用了(违背了一些设计模式的原则)

Lambda表达式作为回调函数

Lambda本身就是一种匿名函数,是一种函数的简写形式(此处参考上一篇博客Lambda表达式)。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functional>

void func1(int a,std::function<void(int)> func2)
{
    func2(a);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auto fun3 = [](int a) {
        std::cout<<a<<std::endl;
    };

    func1(3,fun3);
}

这种方式也较为简单,但要注意在C++11版本才开始引入Lambda表达式,在一些较为老旧的编译器上可能无法通过。

std::funtion和std::bind的使用

这种方式也是适用于C++,要引入functional的头文件。存储、复制、和调用操作,这些目标实体包括普通函数、Lambda表达式、函数指针、以及其它函数对象等。std::bind()函数的意义就像它的函数名一样,是用来绑定函数调用的某些参数的。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functional> // fucntion/bind

class ProgramA {
public:
    void FunA1() { printf("I'am ProgramA.FunA1() and be called..\n"); }
    void FunA2() { printf("I'am ProgramA.FunA2() and be called..\n"); }
    static void FunA3() { printf("I'am ProgramA.FunA3() and be called..\n"); }
};

class ProgramB {
    typedef std::function<void ()> CallbackFun;
public:
    void FunB1(CallbackFun callback)
    {
        printf("I'am ProgramB.FunB2() and be called..\n");
        callback();
    }
};

void normFun()
{
    printf("I'am normFun() and be called..\n");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ProgramA PA;
    PA.FunA1();
    printf("\n");
    ProgramB PB;
    PB.FunB1(normFun);
    printf("\n");
    PB.FunB1(ProgramA::FunA3);
    printf("\n");
    PB.FunB1(std::bind(&ProgramA::FunA2, &PA));
}

主要看最后一行,通过std::bind函数绑定了对象与对应的函数,这种方式比上面的通过类的成员函数进行回调更为简单方便。下面看一下如果有参数的话,需要引入占位符std::placeholders::_1来进行回调。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functional>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TestFunc(int a, char c, float f)
{
    cout << a << endl;
    cout << c << endl;
    cout << f << endl;
    return a;
}

int main()
{
    auto bindFunc1 = bind(TestFunc, std::placeholders::_1, 'A', 100.1);
    bindFunc1(10);
    cout << "=================================\n";
    auto bindFunc2 = bind(TestFunc, std::placeholders::_2, std::placeholders::_1, 100.1);
    bindFunc2('B', 10);
    cout << "=================================\n";
    auto bindFunc3 = bind(TestFunc, std::placeholders::_2, std::placeholders::_3, std::placeholders::_1);
    bindFunc3(100.1, 30, 'C');
    return 0;
}

上述例子中引入了占位符std::placeholders::_1,可以有多个,通过下划线加数字来实现,从而实现有参数的回调。这个bind函数中的重载通常第一个是函数的指针,第二个是调用对象的指针,后面跟上参数占位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回调函数就是一个通过函数指针调用的函数。如果你把函数的指针(地址)作为参数传递给另一个函数,当这个指针被用来调用其...
    chjxidian阅读 5,291评论 0 0
  • 原文地址: 原文来源不详 简介 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 往往觉得回调函数很神秘, 很想知道回调函数的工作原理. 本文...
    Caiaolun阅读 4,030评论 0 4
  • 原文地址: 原文来源不详. 一, 回调函数小解 我们经常在 C++ 设计时使用回调函数可以使有些应用 (如定时器时...
    Caiaolun阅读 5,573评论 0 3
  • 引言 C++ 是一门十分复杂并且威力强大的语言,使用这门语言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所节制,绝对的自由意味着混乱。 1.规...
    NHFX阅读 3,547评论 0 1
  • 原文地址: https://blog.csdn.net/EbowTang/article/details/4306...
    Caiaolun阅读 9,48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