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教育培训机构在建校初期,都是以某种驱动力作为发展的主要力量,例如有些机构会执着于自己的价值观,并矢志不渝的发展。
比如,更名为好未来的学而思,其对教学情有独钟,一方面其教学人员在组织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无人能及,城市校长几乎都是教学出身,另一方面,口碑一直是招生的主要来源。虽然好未来通过e度等网络平台,在营销上一直暗流涌动,但教学依然是好未来最重要的引擎。
但更多的机构在发展中为追求更强劲和持续的推动力,也会出现“双驱”的情况。
培训机构的双驾马车—营销驱动与职能驱动
营销驱动是k12一对一教育机构天然发动机。但是,在迅速扩张的过程中和提升利润的压力下,主流的一对一机构都越来越重视运营的提升——精细化运营成为一对一机构营销外攻之外的内守之道。所以,“营销+运营”的双驱已成为一对一辅导机构的标配,缺一不可。
从各个驱动模式的结合来看,营销和运营相对易于结合,但它们与教学驱动则总显得格格不入,突出表现在以营销驱动或运营驱动的教育机构向教学驱动的转化中总是困难重重。
最后是职能驱动,它是组织官僚化发展的归宿。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加强教育机构的管控能力,特别是对分支机构的管控,并且,毫无疑问,这个方向是所有成规模的教育集团有意无意演进的目标。一如“马上打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企业“文官体系”的建立不断推动大型教育机构向规范化、流程化方向发展,虽然“武将”决策力的丧失也不断在削弱机构的创业精神和攻城拔寨的能力。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职能化无可厚非。但是,在依然快速发展并不断受到国家政策、互联网等新技术挑战的k12教辅行业,职能驱动必然导致教育机构的僵化——当过程正确变成组织下意识的追求目标时,企业的活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将迅速降低。
市场营销难决策教育机构发展
一般来说,驱动模式应该没有优劣之别。但是,在教育行业,我们不得不承认有别。
教学驱动也许是教育机构长期成功的正解。
从资本市场来看,教学驱动的好未来,其利润和估值都大大超过营销+运营驱动的学大;从现实来看,远至哈佛、牛津,近看北大、清华,再到留学领域的新东方,长远来看营销或运营驱动是无法造就一个商业化的教育机构,但或可短期成就一家教育化的商业机构。
在教育行业,营销是最不值钱的。一家教育机构能否成功和走得长远,一方面要看他是否拥有业界一流的教学团队,另一方面则看教学团队在这个机构里是否有最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正是教学驱动的两个重要方面和两个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