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无限好》作者:逐鹿 改编版

                      第 一 章

                艾利斯顿的现实版

2014年5月1日是一个非常特别和不同寻常的日子,这对于多年之后在海外定居生活的俞雅萱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 那一年俞雅萱是右安中学的初三学生,已经进入到中考的倒计时,原本俞雅萱初中三年持续努力的学习生活却因为俞建州和蓝瑞琪为她选择两所国际学校而被迫中断,转而去准备这两所国际学校的笔试和面试,这对于中考冲刺的俞雅萱来说无疑是件消耗时间的事情,但是只要能够最终有个圆满的结果,那么面试上百所国际学校都是值得的。所以五一劳动节假期的时候俞雅萱就开始参加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和北京圣约翰国际学校的笔试和面试。

那是一个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云彩的日子,艳阳高照的五一劳动假期是决定俞雅萱是否可以完全放弃中考和高考,继而走向国际化升学路线和将来出国留学深造的道路的时刻。很多人都没有勇气完全放弃中考和高考,因为在中国现有的教育制度下,中考和高考是唯一决定孩子命运的机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拥挤的是普通人家的孩子,稍微有点儿钱的人家早早就送孩子出国留学去了。俞雅萱的父母都是体制内工作人员,父亲俞建州早年在建设银行工作,来到北京之后在北大纵横公司工作。母亲蓝瑞琪早年是地方上的妇产科医生,来到北京之后通过她多年不断地努力学习和进修,已经是北京三甲医院的副主任了。他们从年轻的时候就幸幸苦苦地为幼小的俞雅萱打拼,到俞雅萱上初三的十六岁时,已经攒下一些可以支付国际学校以及出国留学的高额费用,俞雅萱也终于逃离了华山一条路的中考和高考,继而可以像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那样肆意挥霍青春。

虽然可以走国际学校的康庄大道,但是对于中考最后冲刺阶段还是要奋力拼博,这对于日后的学习基础乃至未来发展都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可是俞雅萱的父母太过急功近利又对全新的升学道路考虑不周,既然在中考的最后阶段让俞雅萱彻底放松,幸好俞雅萱的英语补习陆老师坚持给她补习英语应对中考,才让最后中考冲刺阶段没有落下遗憾和悔恨。

俞雅萱睡眼朦胧地坐在福特汽车的后座上,父亲俞建州疲惫不堪地开着车, 对于即将到来的国际学校的入学考试一摸不知,在此之前俞雅萱一直努力冲刺丰台区的重点高中,根本就不知道国际学校的存在,或者可能世界上也不存在什么所谓的贵族学校。 所以对于模模糊糊的未来生活,俞雅萱也有着青春少年般的茫然和无奈,对于前途的迷茫和恐惧一刻不停地折磨着因为努力学习已经身心俱疲的她。父亲俞建州因为投资中医门诊部失败,根本就无暇顾及俞雅萱初中三年的功课,母亲蓝瑞琪也是陷入了投资中医门诊部失败的困境,也无暇顾及俞雅萱的学业。 直到初二下学期俞雅萱的语文老师田晓兼班主任给他们打电话说俞雅萱的数学和物理成绩十分糟糕,每天上课都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再这样下去可能要进普通班考不上高中,俞雅萱的父母才惊觉原来自己对于女儿的教育如此疏忽,才在初二下学期开始的时候请了物理老师和数学老师补习功课。

所以这个家庭有一种极力改变命运的冲动,如果能够不通过中考和高考就能逆天改命的话,那么这次的长途跋涉也终将是可以在家族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决不亚于史官书写帝王将相的辉煌传奇。所以俞雅萱尽管睡眼朦胧但还是积极准备面对自己的全新生活。

大概开了一个多小时之后,俞建州和俞雅萱来到了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他们懵懵懂懂地走进这所学校的大门,发现有很多家长在给孩子的入学考试排着队,俞雅萱随便询问了这所学校的老师才得知,考试的时候卷子是英语出题的,考的是数学和英语。俞雅萱彻底懵逼了,全然不知所措索性就欣赏起这所学校的校园环境了。这所学校的校园环境优美而恢弘壮观,灰色大楼前的石头雕像上镶嵌着“ 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的大名。学校的操场也比很多公立学校的宽敞明亮,简直比大学校园还要气势恢宏。所幸的是这所国际学校有公立学校没有的图书馆,而且图书馆的面积有公立学校的两个食堂那么大,如果说这所学校是现实版艾利斯顿也不为过。毕竟一个中小学加幼儿园的校园面积等于一所大学的校园面积,实在是开办这所国际学校的校长非常有钱了。因此对于这样的校园环境以及未来的美好生活,俞雅萱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孩子。不用在纠结要不要上职高或者拼死考普高了。因此当到了她要进入教室面对考试的时候,俞雅萱就像一个出征的将军一样勇敢地大踏步前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