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鼓励老大的写作,我会找一切机会让老师和朋友看看刘一为的习作。昨天也不例外。昨天碰到yh哥哥,他在写作业。哥哥的爸爸说,他看到一为的写作,看到妈妈用思维导图拆解结构觉得这个方法很好,他正头大孩子的理解力和写作呢。作为高知分子的爸爸迅速将该法讲给孩子,不仅拆解完也背过了,也进行了仿写,现在又开始了自己的创作,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就几天时间,同一个孩子对同一件事情,不仅态度上发生了变化,行为上也发生了变化,这又是为何呢?附上爸爸引导的拆解导图,不需要漂亮,只需要拆解。
回去的路上,我跟老大交流。
为了让老大进一步坚持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我觉得应该让他进一步反思这个现象,于是老母亲抓住每个和娃交流的机会,我问他: “刘一为你看哥哥今天开心吗?”
刘一为想了想,笑着说: “开心。”
我接着问:“为什么呢?”
刘一为看了下窗外的办公室,说 “……嗯,我觉得他不害怕写东西了。”
果然,引到话题上了,暗暗小得意。我顺着话,接着问:“你觉得哥哥写的好不好,尤其是仿写《听听,秋的声音》”。
“嗯,还不错”。我一脸黑线,分明是很不错嘛。
不行啊,接着引导。“我感觉哥哥写的真是不错呢啊。刘一为,我问你个问题,你是不是刚开始的时候也这样,写不出来,很害怕,也不愿意写”
老大声音低沉,貌似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嗯,不愿意写,不知道咋写,也不想写”
“那现在呢,是不是也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
“嗯是啊”
“那是不是我们掌握了方法,之前觉得难的事情,也很容易克服的。有方法啥都不是事,对不”
“嗯啊”
“那我们以后继续坚持阅读和写作,可以吗?”
看到老大郑重的点点头,内心一顿狂笑,儿子又被套路了……
于是,母子俩均心满意足的结束了此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