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食品安全和服装箱包的假货一样猖獗,我今天想跟你聊聊我所知道的食品安全吗?
因为我曾经在终端冷链工作过,我在这里报个内幕,你以为你在超市里买的冷藏真的一直被冷藏过吗?还真的不一定,大厂出来的低温冷藏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可能是达标的,但是我见过很多在到终端卖场的时候被暴晒过,特别是卖场对低温的产品检测不严格的时候,你真的会看到你的所谓的低温冷藏品在接受爆嗮或者长时间放置在温度偏高的仓库,之后在被工作人员运送到货架上低温摆放,在你去购买的时候你是认真的看了生产日期,还自作聪明的选择了靠近里面的产品,其实你真的很难辨认该产品的整个营养价值是否还是和刚出厂的时候一样,在这里只能建议大家尽量选择大型的购物卖场选购,生意不好的或者位置偏僻的小店的低温真的不建议选择,你还不如简单粗暴的选择常温的产品呢,至少不用担心里面的菌种是否已经不符合产品本身的要求。
这里我为什么不去抨击生产的工厂呢,很简单,多数我们选择的低温产品都是能保证在生产过程中符合国家标准的,但最关键的不是生产而是在运输和到终端的过程是这个产品是谁在负责,是厂商自身还是代理商,多数情况下如果是代理商负责的话,产品的温度并不能得到最优化的控制,所以在给小建议,如果是没有代理商的低温产品是优选。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之前有报道过说市场上的鸭脖这类的产品大肠杆菌超标严重,其实因为这也多数是加盟品牌,又是需要冷柜存储,最重要一点就是这类的产品口味非常的重,你很难吃出产品的真正的口感品质,换句话说就是你压根吃不出来这个产品是不是在食品安全标准内。这类食品最容易出现问题,而且我们普通的消费者是很难做区分。因为它存在的三种特性都让我们并不知道产品品质到底如何,我们无法真实的分辨。可能你吃的东西存储的环境就是你压根想象不到的地方,作为食客我们真的无法分辨食物的存储是否符合食品存放的标准,再加上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也是参差不齐,我们很难知道这个从业人员是如何存储这类食品的。
所以,真的感慨我们中国人的胃真是百毒不侵,十分的强大,上面的例子只是食品安全方面我们经常遇到但是很难想象到的场景,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地方发生着我们听之色变的食品安全违法案例,你身边有没有哪些你认为真的不能吃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