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对年世兰用情至深绝对会颠覆你我想象!从她嫁给雍正到病逝的12年间,雍正只与她生孩子,先后生下3子1女。而且她是除孝敬宪皇后外唯一与雍正合葬泰陵的嫔妃,开创了清朝以皇贵妃陪葬帝陵的先例。
在《甄嬛传》这部宫斗剧中,华妃年世兰可以说是最大的反派。
雍正还没有登基时,年世兰就已经是雍正的侧福晋,地位仅次于皇后乌拉那拉.宜修。她因为样貌、品性和年羹尧的关系,深受雍正宠爱,很快就怀有身孕,且经过太医诊断是一个男胎。
就在年世兰欣喜不已时,端妃给年世兰送来了一碗滑胎药。
痛失孩子的年世兰从此性情大变,变得嚣张跋扈、毒辣狠戾,为了报复端妃,强行给她灌下了一壶藏红花,导致端妃终身不孕并落下了病根。
但雍正并没有因此减少对年世兰的宠爱,登基后还封她为贵妃,并授予她协理六宫的权力,位同副后。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和独享皇帝的宠爱,年世兰开始四处打压其他受宠的嫔妃。
雍正对于年世兰的所作所为心知肚明,但因为年羹尧的关系,并没有对年世兰进行处置。直到年羹尧被扳倒之后,雍正才开始对年世兰进行清算,将她从贵妃降为答应,将她打入冷宫并赐死。
此时年世兰还对雍正抱有希望,认为雍正不会对她如此狠心,说一定要等雍正亲自下旨才会赴死。
可当甄嬛告诉她欢宜香中含有大量的麝香时,她的内心世界崩塌了!
她才知道当年让她喝下滑胎药的,不是端妃也不是太后,而是雍正;而让她在小产后再也怀不上孩子的,正是她引以为傲的独一份恩宠——雍正送的欢宜香,绝望的她,留下一句“皇上,你害得世兰好苦”便撞墙而死。
她一度以为雍正是爱她的,却没想到自己只是她政治上的一颗棋子,这样的年世兰可谓是可恨又可悲!
然而,真实历史上的年世兰不仅与嚣张跋扈扯不上关系,相反,她敦厚纯良,而且她也不是没有生育,她先后生过3子1女,她的受宠也不是因为其兄年羹尧的关系,反倒年羹尧因为她才多活了几年。
雍正后宫有位份的后妃总共有31位, 虽然没有与谁产生过像皇太极与海兰珠、顺治帝与董鄂妃那样的爱情,但年妃绝对是这位冷酷无情的帝王心中最柔软和深情的存在。
如果说年妃不是雍正的挚爱,那也绝对找不到第二个女人能够代替年氏在雍正心中的位置。
雍正因为年世兰,开了很多的先例,她所受的荣宠全都是独一份的
1、从入府首次生育到去世,年世兰包揽了雍正十一年间的所有子嗣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皇四子胤禛获封亲王。按照清朝规定,皇子获封亲王时,可以得到一个佐领(清代八旗组织基本单位名称)作为其仆从,年家所在的佐领就成了雍王府的仆从。
近水楼台先得月,两年后,也就是康熙五十年,时任湖广巡抚年遐龄家待字闺中的女儿年氏,就被康熙指婚为雍亲王的侧福晋。
当然,真正的年氏并不叫年世兰,事实上,古代女子地位比较低,闺名都不外说,只有家里人叫,历史大多只会记载她们的姓氏,称其为年氏,年世兰这个名字则是小说杜撰的。
年氏在进入雍王府时,雍正已经33岁了,他的身边早已经有嫡福晋乌拉那拉氏(后来的乌拉那拉皇后)、侧福晋李氏(后来的齐妃)和十几个侍妾格格们。
年氏进府后,其他女人就成了摆设,因为年世兰几乎享受了专房之宠,从康熙五十四生下雍正的第四女,一直到年世兰病氏,她一人就包揽了雍正帝12年间的所有子嗣,先后生下3子1女,其他妻妾都无所出。
甚至是在年世兰因为小产身体虚弱,雍正都要让她侍寝,即使无法进行房事,却仍然要与她同卧一张床才能入睡,完全是把年世兰当成妻子那般看待,如果这都不是爱,那还有什么是爱呢?
2、怀孕七个月小产,生下的死胎仍被雍正破例计入宗牒,列入皇子
虽然年氏先后为雍正诞下3子1女,但是因为年氏从小就体弱,雍正就说过“妃素病弱”,所以她生下的孩子都天生不足,3子1女都逃不过早殇的命运。
尤其是第三个儿子,是在康熙六十一年怀上的,孩子还没出生康熙就驾崩了,办丧期间有各种礼仪需要遵循,还要不停地跪拜,导致动了胎气,孩子小产。
通常情况下,不管是民间还是皇家,孩子小产不会给取名,也不会列入序齿(子嗣排名),雍正却不仅破例给这个孩子取名为福沛,还将其计入宗牒,列为皇九子。
3、为了封其为贵妃,破格给年氏家族抬旗,年氏也成为清朝第一个出身汉军旗的贵妃
按照清朝规定,凡晋封为贵妃的女子,出身必须是上三旗出身,而年氏家族只是下五旗中的汉军镶白旗。
雍正初登基时,为了封年氏为贵妃,将年氏家族抬入镶黄旗,年氏才得以封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乌拉那拉氏,而入府比她早、年纪也比她要资深另一个侧福晋李氏,只封了齐妃。
年世兰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出身汉军旗的贵妃,其受到的恩宠可见一斑。
雍正三年,年世兰病重,当时雍正在斋戒准备冬至的祭天大典,按照清朝祖制,皇帝斋戒期间不得“问疾吊丧”,无法去探望年氏,为了能让她病快点好起来,雍正下旨加封年氏为皇贵妃,年氏也成为雍正朝唯一一个同时拥有贵妃、皇贵妃诏书册封的后妃。
4、打破了清宫生母不能抚养亲子的惯例,由年世兰亲自抚养八阿哥福惠
年氏虽然先后为雍正诞下皇四女、皇七子、皇八子和皇九子,但皇四女出生3岁早夭,皇七子福宜只活了半年,皇九子福沛是小产,一生下来就是死胎,只留下了皇八子福惠。
按照早期的清宫祖制,生母是不能抚养亲子的(后来规定嫔以上的后妃可以抚养),而八阿哥福惠则是一出生就由年氏本人亲自抚养。
雍正对这个皇子非常重视,刚满一岁时就为他安排骑射老师,七岁时就将长史那尔太一家以及他兄弟所在的佐领分配给他当仆从,直接跳过了已经成年的弘时、弘历和弘昼。
要知道,雍正自己也是在被封为亲王后,才有资格将年氏家族所在佐领纳为自己的仆从。
在年氏病逝后,雍正更是直接将福惠养在自己身边,几乎他到哪就将福惠带到哪,以至于外国使臣一度认为福惠是雍正属意的储君人选。
可惜的是,福惠只活到8岁就去世了,雍正非常痛心,辍朝三日,并下令“照亲王例殡葬,使用亲王仪卫”,还打破了清宫幼殇皇子丧礼从简的前例,给福惠使用楠木金棺,加入了引幡仪式。
5、其兄年羹尧获罪,年妃却没有因此受牵连,在历史上颇为少见
虽然雍正娶年氏,一开始是因为政治联姻,但其实到后期,却是年氏充当了年羹尧的保护伞,否则年羹尧会死得更早。
在雍正二年(1724年)时,雍正就已经对年羹尧的嚣张跋扈十分不满了,多次对年羹尧进行批评警告。
第二年,雍正就革除了年羹尧的抚远大将军和川陕总督职位,挂名杭州将军,之后被削夺一切官爵圈禁。
年氏因为生皇九子福沛小产落下病根,身体不佳,加上哥哥年羹尧的事,忧虑成疾。
雍正担心年氏受刺激,严禁宫中的人讨论年羹尧之事,违者杖毙。
在年羹尧被罢官圈禁后,雍正就已经想要处死他了,但担心年氏受不了刺激加重病情,只能一拖再拖。
年氏病逝后的一个月后,年羹尧就被雍正赐死。
而年氏包括年氏家族,除了年羹尧一脉,都没有受到牵连,在这历史上是很少见的。因为像年羹尧犯的这种重罪,在历朝历史至少都是要诛三族的。
6、皇帝因妃嫔丧事而治罪兄弟,于清朝属罕见
年氏病逝后,雍正十分悲伤。我们知道,雍正是一个非常勤勉的皇帝,一年几乎365天都在工作,却为了给年氏举行丧礼辍朝五日,这是雍正在位时罢工最长时间的一次。
雍正还命七个近支的王公为年氏穿衣戴孝,雍正的兄弟亲王以及奉恩将军以上的宗室、四品以上官员,都被要求早晚三次为年氏举哀。
丧礼时,雍正认为礼部“依仗草率”,一名礼部尚书和三名礼布侍郎被议罪,廉亲王允禩也因此事被责骂数次;诚亲王允祉因对皇贵妃丧事“推诿不前”被治罪。
皇帝因为嫔妃丧事而治罪兄弟,在历朝历代实属少见。
7、以皇妃身份和罪人家属的身份被追谥并陪葬帝陵,开创了清朝规制的先河
一般来讲,后妃病逝,如果有需要追谥的,都会由内务府拟几个字给皇帝甄选,但年氏病逝后,雍正却亲自为其拟谥号,尊为“敦肃皇贵妃”。
这个谥号不仅在清朝是独一份,在历朝历代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敦肃”二字和武、高、神、义等,都是用来赞誉君子、君王的,因此,以“敦肃”来作为后妃谥号,年氏是首例,也是唯一的一例。
不仅如此,通常来讲,只有皇太后、皇后的丧礼,才需要告察太庙祖宗,而年氏追谥时,雍正也举行了告祭仪式,可见是视她等同于皇后。
在雍正之前,只有皇后才可以与皇帝合葬帝陵,皇妃只能附葬妃园寝。而雍正却在自己临终前特别交待乾隆,一定要让年氏与他合葬。
因此年氏成了除孝敬宪皇后外,唯一与雍正合葬帝陵的皇妃,而且还是以罪人家属的身份。
这样的恩宠,已经与政治无关了,雍正是完完全全将年氏当作是自己的妻子来对待,所以才会让她与自己合葬。
上天似乎也很眷顾这对伉俪情深的夫妻,300多年来,他们静静地躺在泰陵的地下宫殿里,从没有被打扰过。
清西陵规模最大、最引人注目的泰陵,竟然从来没有被盗过
与明十三陵不同的是,清朝皇陵分为两处,即清东陵和清西陵,清朝入关之后的九位皇帝和后妃们,分别葬在这两处的不同皇陵之中。
清东陵位于河北唐山遵化境内,是顺治驾崩后开始建的,之后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位皇帝,包括他们的后妃都葬在这里。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从雍正在位开始建,葬的是雍正、嘉庆、道光和光绪四位皇帝和他们的后妃。
清东陵里,除了顺治的孝陵没被盗,其他的陵墓均被盗过,被盗得最凶的,当然是1928年被军阀孙殿英盗得连底裤都不剩的慈禧和乾隆的陵墓。
而清西陵里,除了光绪的崇陵被盗过,其他陵墓都没有被盗过,连清西陵的首陵、规模最大最引人注目的雍正泰陵都没有被盗过!
这实在是令人觉得匪夷所思,尤其是雍正身上有太多的谜了,继位之谜、死亡之谜,很多人特别是学术界都希望能够通过打开泰陵的地宫,来解开这些谜底,看看雍正究竟是不是金头入葬,是不是被刺杀。
1975年,考古人员在清理了清东陵乾隆的地宫后,学术界就有很多人提出发掘泰陵的想法,因为在泰陵的宝城琉璃影壁有发现一个盗洞,专家认为泰陵地宫应该很早以前就被盗过。
1980年,国家文物局就批准对泰陵地宫进行清理发掘,但是当他们沿着盗洞口下挖了两米之后,一个专家就喊了起来:快停,不能再挖下去了!
原来,盗洞的下面是原封土,泰陵从来没有被盗过!文物局便要求立即停止挖掘,并用水泥将盗洞封死,雍正的金头之谜只能继续封存了。
为何泰陵规模这么大,又这么显眼却从未被盗呢?其实我们从地理位置就可以推出一二了。
1、泰陵地势得天独厚
清西陵是从雍正时期开始建的,照理说,同一个朝代的皇帝,一般都会葬在同一个风水宝地,雍正为什么要另外选择一个地方来建陵墓呢?
官方说法是这样的,雍正认为清东陵“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
意思是说清东陵的风水、土质条件都不好,不适合作为陵墓,最后就选了保定易州太宁山太平峪作为自己的万年吉地。
而泰陵所在之地,地势得天独厚,它的上面是元宝山,下面是永宁山主峰,前面是易水河,后面是永宁山,左右是华盖山,等于是坐落在环山之中,不仅不容易被发现,盗墓贼要进去难度是非常大的。
想当初慈禧和乾隆的陵墓之所以被孙殿英所盗,就是太显眼了,行军所过之处,就能看到这两座富丽堂皇的陵墓。
2、清西陵和清东陵冥冥中形成了穷富两极分化
雍正“另起炉灶”也给后世之君带来了一个难题,到底以后自己死了是要葬在清东陵还是清西陵呢?
乾隆就发明了一个“昭穆相间的兆葬之制”,即“父东子西,父西子东”,这样刚好乾隆就和他最爱的爷爷康熙都葬在清东陵了。
结果呢,清东陵和清西陵就冥冥中形成了很明显的两极分化,穷富对比十分明显。
葬在清东陵的帝王后妃们,以乾隆、慈禧为代表,都是富得流油,陪葬品自然也是数不胜数;而葬在清西陵的,雍正节俭,嘉庆倒霉,道光抠门,光绪就是个傀儡,总而言之一个字,穷!
能够盗得动皇陵的,只有大盗,陵墓里宝贝多寡是大盗们考量的重要因素。清东陵顺治的孝陵能幸免一难,就是因为顺治好佛,要求火葬,加上他又崇尚节俭,陵墓里也就没多少宝贝。
自然而然的,节俭的雍正帝,他的陵墓也不会是大盗们的首选,小盗们别说盗了,就是地宫口都不见得能找到。
所以啊,生而为人,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还是不要那么张扬的好,否则就会像乾隆和慈禧那样,死后风光无限却只能招来贼惦记。
而根据我国的文物保护法,除了抢救性发掘,不再主动发掘皇陵,所以,在未来的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里,都不会有人会去打扰睡在泰陵里的雍正和年世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