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呼啸山庄》中的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还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和贾宝玉,他们与恋人之间的地位其实都有着一方为优势,一方为劣势的区别,这种区别重要体现在社会地位上和掌握爱情的主动权上。
占据优势地位的一方,是贾宝玉和凯瑟琳。他们都是大家族里拥有者尊贵身份的小姐和少爷,而在与恋人的相处中,也往往处于主动位置,加入排除了外力的阻挠,那么他们对于爱情的选择则会拥有全部的选择权和掌握权。
而相对劣势的一方自然是指林黛玉和希刺克厉夫。他们都是寄人篱下者,同样是无父无母(林黛玉后期丧父),可以说是没有依靠的存在。本身就都属于内心敏感脆弱的类型,他们的情感世界里,亲情几乎是不存在的,友情在他们所处的背景之下也在其生命中显得不足一提,于是爱情就成为了他们情感世界的绝大部分,甚至是全部。在这一点上,对希刺克厉夫和林黛玉而言,爱情至上是这两个人物的共性。因此,当他们失去了爱情的支撑,明白了他们的爱情不能拥有美好结局的时候,他们的情感世界就全部崩溃。崩溃之后,这两个人物的反应又是截然不同的。希刺克厉夫是一种反扑式的魔鬼一样的积极报复,是激烈的,这是一种对于外界狠厉,伤害的主要是他人,还间接导致了爱人凯瑟琳的死亡;而林黛玉的选择则是截然相反的,她的反抗虽然同样激烈,可这种反抗伤害的却是自身,她孤高的内心受不了爱情泯灭的结局,于是消极怨怼,又加上自身乖僻和久病之躯,最终把自己折磨至死。双方对于爱情失落的反应都是绝望的,并予以激烈抗争,但是选择的形式是恰好相反,这当然都属于失败的对抗,因为最终损害的也是自己和爱人。
而其中,希刺克厉夫的反应又比林黛玉更为凄厉,这是由于这两个人物虽然对处于不利地位,但是,希刺克厉夫的处境比林黛玉更加不妙。严格来说,表面上看,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是家人,但是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而且实质上是一种主仆关系;而黛玉和宝玉则是真正的有血缘关系的家人,林黛玉在贾府的待遇也是主子而非仆人,尽管她处境不及情敌薛宝钗,但是她没有希刺克厉夫那样孤立无援的彻底的劣势。她没有像希刺克厉夫那样受到彻底的冷遇,因而,希刺克厉夫的反抗是更为疯狂的。更实质的原因则是,林黛玉和贾宝玉是出于同一阶级,而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则是出于不同的两个阶级。林黛玉是隐忍的自亡,希刺克厉夫是疯狂的掠夺,双方选择表达自己感情的不同形式,这除了两位作家的身份和所受的教育不同之外,体现出来的更多是西方文化中更为直接外放的表达和东方文化中对爱情更含蓄的表达的差异所导致的。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对自身情感表达得更为直观、强烈,这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作者艾米丽本身的充满冲击性的性格,处于社会下层的一种朴素、原始的环境影响,更是西方文化中对于情感表达的一种外放和直接的习惯表现。曹雪芹本身就是出身于大家族的,虽然后来家族落败,但是自小所受的教育和成长的环境都是封建社会大家族的那一套,并不存在市井式的直接暴露,尤其是林黛玉,她不会像刘姥姥那样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她是处于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环境和儒家教育之下长大的大家闺秀,尽管她骨子里有叛逆色彩,说话做事也有一些尖酸刻薄,但是更多的是小家碧玉的温柔婉约,这是东方文化强调的含蓄使然。所以这也就注定了林黛玉不会像希刺克厉夫那样肆意伤人,还以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