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注(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循环往复是“道”的运动规律,守弱是“道”的用途。天下万物从“道”中获得具体的形态和性情,有是“道”的显现,“道”是有的根源,所以有生于无。

“反”者也可理解为“返”,日月循环往复,万物按照冬,夏,秋,冬四季,生生不己,太阳升起为“往”,日中之后为“返”,月亮在初一为“往”,十五后为“返”,植物在春季为“往”,到了秋季后为“返”。“反”也可理解为物极必反,盛极而衰,“返”是一种趋势,“反”则可是瞬间的改变,比如说人到壮年后,头发就开始变白,牙齿开始脱落,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衰老,再比如说植物从春季发芽到夏季的成长,可是到秋季,生长就停止了,开始变得枯黄干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反”是“返”的开始。

“弱者,道之用”,老子一直强调知强守弱,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因为“弱”者体现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而“强”者则体现出一种向弱的趋势,比如,刚出生的婴儿,虽然看起来柔弱,但他具有走向强盛的自然力,再比如,刚刚发芽的幼苗,看似弱不经风,但数十年后,它可能就是参天大树。守“弱”就是永远持守柔弱,不与他人争锋,不与自然争功,不与社会争利,即可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地有好生之“德”,“德”是“道”的体现,天地万物无不从“道”中获“德”,因而“德”即是万物的具体形态和情状,也可以表达为万物自“道”中有了形状,所以“德”便是有,有了万物之“德”,便有了万物生生不息。既然“有”即是“德”,“无”即是“道”,“德”又是“道”显现,“道”又是“德”的根源,所以“德”生于“道”,有生于无。

本章是老子对“道”的运行规律和实用价值做出的说明,他认为世间万物运行规律无不是循环往复的,无不是按照产生,发展,极盛,哀老,最后死亡的规律运转的,按照庄子的理论,人死之后只是回归于自然,而人的生命仍然来源于自然,这样加上前文的生,老,病,死就又构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圆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解上篇 憨山大师著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妙行如涣阅读 35,416评论 6 39
  • 杯子里住着两朵菊花, 一朵悬于半空, 一朵躺卧杯底, 水轻柔包裹, 似是长在水里。 他们曾在沸水中翻腾, 在翻腾中...
    苦瓜有点儿甜阅读 456评论 1 2
  • 生活里的各种事常常堆积如山,让人疲于应付。当我们想给生活做减法的时候,却发现这并不简单。因为我们已经习惯把所有事都...
    Liuwenfang阅读 837评论 0 0
  • 简易数据存储 数据持久化分为本体持久化和云端持久化本体持久化可以存在本地文件或数据库。云端可以存在iCloud,存...
    Hysoka阅读 469评论 0 0
  • 干热的西南风舞动着 金黄的麦浪 飞舞的燕子麦浪中估算着 待收小麦的产量 远处漂来阵阵麦香 仿佛回到小时候走在上学的...
    田园垄亩梅德萌阅读 456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