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冬至日

有很多人误以为冬至,是冬止,也就是冬过完了。其实不然,冬至,乃是真正的冬来了,天更加寒冷了。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最长的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然后,太阳慢慢北移,白天就会一天比一天长。

转眼又冬至,自冬至起开始数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抬头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每年人们都是数着九走着盼着过完冬天走进春天。俗语说春打六九头,春,在六九前就来了。只不过此时的春仍是寒,正是所谓的春寒料峭时节,各种花蕾悄悄孕育慢慢滋长。

“日照数九冬至天,清霜风高未辞岁”,冬至可以识天气,打个比方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俗话说的是,如果冬至在一个月的开始几天,年底就会冷;而如果冬至在月尾的话,正月就会很冷;但冬至在月中的话,就不会下雪也不会下霜。今天冬至是阴天,如此推算今年春节应是晴天朗日呢。

冬至过后就是小大寒,开始进入冬季最冷的时节。古人把一年四季分为二十四节气,顺应时令进行耕种收获。由于有了二十四节气,日子过得有序很多,明朗很多!

冬至,还有许多祭祀民俗。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语有云:“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现在吃饺子不仅是为了纪念张仲景,提醒人们注意防寒保暖,也是借此机会改善生活。因为以前生活条件不好,不到节日很难吃上饺子。现在,随时都能吃饺子,没时间包饺子就去超市买一袋。但冬至的饺子会有特别的味道,既味美又快乐!

冬至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日冬至,增长福报的5种方法,哪怕看一眼也能增长福报。 冬至,饺子······ 说到冬至,仿佛人们能想到的只有饺子...
    白莲_bc1f阅读 425评论 0 0
  • “冬至到,吃水饺”,对于大多数北方人而言,冬至就是预示着寒冷的日子即将来临,冬至要吃饺子,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而南...
    行走在乾县阅读 301评论 1 5
  •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相传每年农历冬至,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
    三月小女子23点前睡觉阅读 161评论 0 3
  • 天气越来越冷,每天早上挣扎着从被窝里爬起来的都是真的勇士。天亮的越来越晚,黑的却越来越早,出门的时候太阳还没升起,...
    林之汐阅读 1,102评论 2 8
  • 渐变的面目拼图要我怎么拼? 我是疲乏了还是投降了? 不是不允许自己坠落, 我没有滴水不进的保护膜。 就是害怕变得面...
    闷热当乘凉阅读 4,362评论 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