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流年里的挽歌

(石塘镇中学 赵雨欣)

那年那月,花前月下,一樽芳酒,琼壶月歌,长歌倚楼,终做云烟散。

——题记

我常在喧嚣热闹的街上散步,有时走过一条很长的路,找不到一根小草,有时一年也看不到一只蝴蝶。我怕听见街角那个僻静的地方传来推杯换盏的伶仃声,听见梦破碎的声音。这时候,我会明晰:我们心中的小草有时候是黑色的;而在繁屋背光处,埋葬了无数苍白而没有血色的蝴蝶。

这样想,使我悲哀,因为记忆里的美好在逝水流年中似乎日渐清淡了。便不免会思忆起曾经的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那时我们的梦,有关文学,有关友情,有关环游世界的旅行。我们编织着绚烂的发辫,唱着盛大的歌,跳着惊鸿的舞,我们可以笑,我们可以哭。但现在,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梦,却被淹没在潮水般的现实中了。

想起我的一个远房表姐,她爱极了吉他,日日抱在怀里,手指拨动吉他弹唱时,脸上洋溢着近乎虔诚的温情。她曾对我说:“人生不应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她说她要带着他的吉他去流浪,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看太阳从海平面上缓缓升起,月亮与潮水自海上翩然……可到最后,繁重的学业让她遗忘了这个美丽的梦,纤长的手指再也弹不出那些美妙的音阶。

可以清清楚楚地回想起,她当时那看向遥远的远方时,那热切而又从充满希冀的眼神。于是更惋惜于她那已经落满尘灰的“诗与远方”。

我曾有个要好的朋友,与她亲密无间,曾为她怀有“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浓浓思念,亦有“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的戚戚哀伤。我们分隔两地,平日里我常因此郁结于心,悲天悯人,可流年恍恍惚惚地转过几轮,这份思念便淡了些许,所谓“来往烟波非定居,生涯蓑褐外无馀”生命中的事一经过了,再热烈也是平常。

偶有一次,在街角的咖啡店遇见了表姐,她清瘦了许多,整个人显得高挑,她目光潋滟,仍抱着那把吉他。望向我的时候,她眼里含着惊喜。她告诉我,在失去吉他的那段时光,她像一具行尸走肉,浑浑噩噩地度日如年,一度以为人生就这样了。可当她考上了大学,母亲将吉他交回到了她的手中,告诉她:“带上它,去你想去的地方吧。”那时,她才幡然醒悟,只有经历了苟且再度过,才能抵达真正的诗与远方。

与她交谈的时候,那分离多时的朋友,忽然打电话给我,手机里她的声音是压制不住的欣喜,她哽咽着说:“我进步了,我们可以上同一个高中了!……我好想你。”我半晌无言,再开口已是嗫嚅般的语调,我捂住嘴巴,不让自己失态,我回她:“我也是。”我原以为,流年已将与她有关的记忆冲刷,可当她的声音再度响起时,哪怕是沧海桑田,也只是轻轻一跃。

我们都曾有过一段岁月:春花夏月,秋蝉冬雪都煨入温酒入喉;也曾朱衣纵马,笑歌长行。只流年踏雪而来,一夜风烟,吹白我们的耳鬓,从此眉端再不能平。我总叹平生夜宴一场聚散早定,流年似水绾不起青丝,可蓦然回首,那景那人,依旧是月朗风清。

或许以后我们在氤氲着暖色的小街偶遇,相约深夜饮酒,把那流年里无知无畏的天真和被挽留的美梦都温入红炉上的大曲,待文火煨热,掀开炉盖,扑面一股热流,足以使我们老怀堪慰。

莫回首,回首是,万里海晏与何清。

——后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抽烟是小事,一天几根或一天几包。抽烟是大事,大到择偶标准上面也会有“我不喜欢抽烟的男人”。 有很多女人问我:“你抽...
    Graceland阅读 5,823评论 8 21
  • 春日阳光和煦,在一片花红柳绿中,静静地沐浴阳光,享受暖阳的洗礼。 不禁想起那首诗,春来鸭先知。 且随我慢慢吟来……...
    瑾瑜菇凉阅读 2,224评论 0 0
  • 作为作者: 来运动专栏快两个月,第一次写出自己的运动心得,获得许多的阅读量,获得一些人的认同,真的很开心。励志在这...
    Johnz0阅读 3,511评论 0 2
  • 1 朋友J在车行上班,今天教了我如何跟客户给汽车报价,一项一项列出来,并且对比了全款购买,贷款购买,一半现金一半贷...
    吴痴吴知阅读 3,269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