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被“懂”,被父母理解,是很多孩子内心莫大的渴望。
对父母来说,也是我们能够给孩子连接感,实现敞开沟通的基础性保障!
如何才能“懂”孩子呢?核心就一句话。
透过一位家长写的亲子日记中的一条(下图),我想让你知道,其实“懂”孩子,就是你能及时看到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第一个,“懂”他,就要看到孩子“感受”。 比如孩子没有得到卡片,这位妈妈看到了他的“失落”,“难过”,并表达出来。 其实能做到这个部分,已经不错了,已经是初步理解孩子了。 看到这里,你可以这样安慰孩子:“看样子你有点失落,好的妈妈理解,不过不要灰心,我们还有课,还有机会得到卡片”。 看见孩子感受,不光让孩子感觉你“懂”他,也是帮孩子梳理情绪,同时还是在间接教孩子处理情绪,提高情商。
第二个,看见孩子“想法”,是更进一步的“懂”。 因为每一个感受背后都藏着一个想法,感受是由想法在控制。 就像上例,孩子因何而“失落”? 背后的想法很大可能就是:“他本以为自己应该得到2张卡片(结果没有得到)”,所以才失落对吧。 这个时候,你可以这样安慰孩子:“看样子你有点失落,是不是本以为自己应该得到2张卡片,但最后没有得到,嗯,妈妈理解,不过不要灰心,我们还有课,还有机会得到卡片”。 这样话,从道理层面讲好像“没用”,但是很“入心”,其实很受用。
- 只要“没做到”,就等于“不知道”……跨越知行鸿沟,针对性帮你“落地”
方法:接触2000多个孩子后,我总结出一套方法,一定提升孩子内驱力!
/ END /
内驱力咨询师、健心教练、三分修行。爱看本质、善讲系统、力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