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选题:2024年,你一定要多读书。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2024年对于读书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读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提高个人素质和扩展眼界的重要途径。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多读书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积极意义。
今天我们不聊读书的本质——知识载体,而是简单地从五个方面告诉大家「2024年读书所能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一、读书让人跳脱出外部世界,使自己变辽阔
作为一名读者,我认为读书直接带给我的好处就是「时间的专属」。
读书的时候,这一部分时间和世界是封闭式的短暂属于自己的,也就填充了空闲时间的空虚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代又一代的人眼前的工作是忙都忙不完的,一批接着一批,整天在任务计划中奔走相告,马不停蹄。
而读书能让这种忙碌转化为一种能量的积攒以便去应对生活各种事情。
无论是职场人还是学生党,当你没有了甲方的要求修修改改,没有了成堆的作业要写,没有上级长辈对你的指点,没有了眼花缭乱的社交媒体信息,只能是沉浸式做到阅读其中,带给个体的是一种丰裕的满足感。
不要求达到「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的境界,那是很少人才能做到的。
普通人从在快节奏时代下跳脱出来,在图书馆坐上几个小时,沉下心来去阅读就能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心灵的栖息,那几乎是一个人的「狂欢」。
二、读书能让人有富庶的生命
饱饫书籍能带给读者的不仅是知识储备以及放眼看世界的大局观,更是一种心灵的境界。
这里指的不是人与人的隔阂,就不代表「读的书越多,就越高人一等」,读书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吹嘘自己的文采,而是说读书能浣濯人的心灵,洗涤人的灵魂。
梁实秋先生说:“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读书,让人即使没有富庶的生活,却仍能拥有富庶的生命。
我可以清贫、可以朴素、可以平凡、可以未经宇宙繁华处、可以未闻喧嚣世界声,但是书籍可以荟萃这一切的精华,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
它替我看遍世界,而我,是第二次的眼睛。
周国平说:“一个人但凡有了读书的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丰富多彩的世界。”正是印证了这一道理。
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而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这个世界永远会存在精神潦倒之人,永远会存在困苦之人,但只要内心认可读书,
哪怕生命久如暗室,不妨我明写春诗。
三、读书使个体找到思想上的共鸣
一本书就是一个人思想的载体,外界的话语往往是短暂的难以保留,在没有记录的情况之下,话几乎是如进废篓。
而纸张保留了这一话语权,让书籍延伸到视觉层面,然后拓宽思想空间,增加了这种思想的可能性。
这和辩论赛上的「谁提出谁举证」是一样的。
当我们拥有一种观点的时候,会去寻求外部世界的认可。而书本所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你能从万千世界里找到思想上的共鸣。
梁冬先生说,读书的好处在于,他总能发现原来他的感受早已被世上某个人明白的说清楚了。
这种咔嚓一碰上思想上的火花会给人带来一种自信,即源自书本的支持。
它所给大脑传达的最直接的信息就是:原来这个世界有人和我一样想!
思想上的共鸣进而也会衍生出知音间的探讨,让人觉得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人有着自己一样的想法。
读书,不仅是和他人面对面,也是在和自己交流,谛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四、读书可以远离精神内耗与虚假繁荣
坚持读书的人往往内心是很强大的,因为看过了很多书籍,深度思考了很多社会体系背后的运作机制以及人性,而同时也了解到了作为人的内心概念是丰富的。
互联网时代的侵袭下,我们在“娱乐至死”的年代很容易受到形形色色的影响。
知乎上有网友提出解决布热津斯基的「奶头乐」的「奶嘴战略」。
那就是让「手机」成为宣泄情绪的「奶嘴」,沉浸在其快乐之中无暇顾及其他,那目的因此达成。
与其同时,「手机」又在无时无刻的渗透焦虑。这也就导致在互联网上我们看到的繁华景象容易造成“内心紊乱”,因得不到而产生的焦躁,因猜疑而产生不安。
坚持读书的人,在放下手机捧起书本的那一刻,正是与互联网时代隔绝的那一刻,他们所产生的焦虑都能在书中得以释放。
在书中看瑰丽的世界,以抵抗内心的匮乏。
窦文涛在《圆桌派》里谈到,一个人独居时,就把自己关进书房。
最多时可以两个星期不下楼,但也从来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
将生命的闲暇时间赠予书籍,本质上就是一场长期买卖,你贡献的时间越多,收获的也一定越多。
五、读书可以让人保持主见,拥有自己的判断力
2024年了,读书已经开始拉开越来越大的差距,产生两个群体,即“无知”和“有知”。
一个“无知”的人对“有知”的人往往容易拜服,放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膜拜大佬」。
产生拜服感本质上没什么,但这种状态下容易偏听他人的意见而失去自身的判断力,说难听点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别人把你卖了,你还给别人数钱」的情况。
一旦别人做出什么举动你都会盲目跟随,只会沦为别人的枪使,成为把玩的棋子。
对他人来说,你就是一个「可以被免费利用的信息」。
而坚持读书的人在长期阅读的过程中必然会在经历「深度思考」这一过程。
而这一过程往往使大脑有自主的思考能力,造就强大的精神内核。
不被外界带跑偏,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仍旧可以守住内心的独立。
而往往这样的人能够拥有比较正确的价值观,在局势险峻的情况下往往能给出冷静且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别人疯狂“洗脑”的时候,能够保持理智,走自己认为正确的路。
北大女学生李雪琴说:
“文学作品给我的影响就是,你要创造,你要不一样,你要跟别人有区别,你要不一样,你要做你自己。”
书籍短期并不能给人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腹有诗书气自华,时间沙漏里埋藏的书籍越多越能使一个人精神富足。
你当下每读的一本书,它的厚度其实就是在丈量你看世界的脚步,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定能让你熠熠闪光。
所以,2024年,好好读书,成为更好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