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believe in what you see.” | Days in Amma's Ashram

天太热了,我又上房顶了。远处纯白又厚实的云朵,在椰树林之上搭建了一个空中城堡,群鸟在其间穿梭,一会儿能被看见,一会儿又消失不见。背景音是Amma在大厅里Darshan的唱颂音,摩托车驶过的鸣笛声,壁虎叫声,施工的机械声。海浪声被淹没在群声之间,但如果你仔细听,仍能辨别。有时候会有风吹过,夹带着一点来自椰树林和海水中的清凉私货,但很快又在阳光中蒸发了。

昨晚在台下看Amma Darshan时左眼隐形眼镜就毫无预兆地破掉了。摘下来的时候发现镜片正中间裂了一个口子,而眼睛里总有异物感散不去。只好回房间换只新的戴上,毕竟不希望一会儿跟Amma抱抱的时候一只眼睛能看见,一只眼睛看不见……换隐形眼镜出现的另一个乌龙是,我戴错了度数(Darshan回来才意识到),眼前的世界连带我的感官出现了一种很微妙的失衡感,然而这个世界没有变,但视觉产生的变化导致整个身体机能应对这个世界的方式发生了转变:对于距离远近头脑会预估错误,深一脚浅一脚走在路上;大厅里所有Amma的照片我都能看见微妙的紫色重影;投影仪的白光经过金属扶手的反射会出现一道道彩虹,就像是一颗钻石包裹着一层层自带放射棱角的虹光……

大脑有着对信息极强的处理程序,可一旦接收器出了问题,会怎样?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知觉”,是指理解环境中客体是事件的整体过程——感觉它们,理解它们,识别和标记它们,以及准备对它们做出反应。这里面有一连串非常复杂的加工,在大脑和神经系统之中。接收器出问题时,比如我眼睛和隐形眼镜的状况,我整个知觉就连带着发生状况。可是信息源并没有变,而是我们对信息的感知是如此的主观和个人,并且是被程序设定的。

举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我很喜欢坐过山车,在没有实体过山车的前提下,退而求其次的3D过山车也是我可以接受的,环球影城里的霍格沃茨、小黄人3D过山车都是真爱。3D过山车和真实过山车相比,位移幅度要小很多,但体感差别并没有太大。其实真正影响我们知觉的并不是真实的世界(也没什么是真实的),100米的真实高空坠落和第一视角模拟的100米高空坠落,唤起的体感并没什么差别。在Ashram里有一天Ted同学发来微信大呼VR惊为天人。我说是啊,一直很想整一个,戴上之后就可以进入迷幻之旅,其它什么都不用了。视觉会把VR和3D过山车都辨识为和“真实世界”一样的场景,从而产生如同就在“真实世界”中的体感。

《黑客帝国》第一部里有一幕:Neo刚刚进入虚拟世界,还不太熟悉设置,被加载了程序之后还是会有一些小bug,比如跳楼或者挨打了还是会吐血什么的。但吐血并不是虚拟世界的设定,而是他的认知还未转换过来的携带着三维世界的残余。然后Mentor告诉他,让他习得不要让大脑相信这些,在虚拟世界是不会吐血的。然后他信了,就真的没吐血了……

我们就如同生活在这样一场大型的VR秀当中。和Neo不同之处在于,我们还没习得找回足够的觉识和直觉而不被大脑掌控。

知道生活在Maya里,与要完全戳破Maya的幻境而不是被Maya玩坏中间有着“觉醒”“自我实现”的差别,也就是人和圣人的差别。感觉蛮酷的,而我还停留在想多吃一块巧克力马芬满足口欲的普通人阶段,哈哈。

好啦,放下脑子去看Amma's Darshan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VR定义、特征以及发展历史1.1、VR(虚拟现实)的定义虚拟现实即“Virtual Reality”,简称VR...
    秦时明月V阅读 3,931评论 13 60
  • 12.26今天又给周先生吵了,就因为我说我过的不幸福,他就急了觉得和我无法沟通,我随后就觉察到我在干嘛,我又在想干...
    李娟AINI阅读 153评论 0 0
  • 今天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想写一本书,从现在开始写,写一本自己的自传,又或者是别的什么题材,随即电脑新建word...
    疯子在右_阅读 2,322评论 8 15
  • 本来是不应该那么提前的发出来的,但是今天的经历实在是太“惊心动魄”了,也可以说是“死里逃生”,感觉现在的生命就是捡...
    第二风临阅读 5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