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去庐山到秀峰都会想起李白“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当年又是读谁的诗呢?毕竟古代交通是“车马慢”,从鄱阳湖坐船到山脚也还得好几个公里,很偏僻的位置寻去看秀峰,没有点“高山仰止”的榜样力量,李白应该也不可能是忽发奇想来看山吧!直到在雨雾里看到一个抗着锄头的瘦农夫,我想李白的榜样应该是陶渊明。

现在人去庐山到秀峰都会想起李白“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当年又是读谁的诗呢?毕竟古代交通是“车马慢”,从鄱阳湖坐船到山脚也还得好几个公里,很偏僻的位置寻去看秀峰,没有点“高山仰止”的榜样力量,李白应该也不可能是忽发奇想来看山吧!直到在雨雾里看到一个抗着锄头的瘦农夫,我想李白的榜样应该是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