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嵇康(意译)
(续)
尾声:
安和琴德,不可测兮;
体清心远,邈难极兮;
良质美手,遇今世兮;
繁盛渊博,冠众艺兮;
识音者稀,谁能珍兮;
能知雅琴,唯至人兮!
嵇康曾任中散大夫,当时晋将篡魏。
嵇叔夜不乐仕途,
钟会说嵇康有负德行和威望,
劝司马昭杀了他。
嵇康临刑,回头看日光,
索要古琴弹奏,说:
“以前袁孝尼常想跟我学《广陵散》,
我每每吝惜,未肯传授,
《广陵散》于今就要绝迹了。”
嵇康卒时年四十。
有人说嵇康游于洛西,
暮宿华阳亭,取琴而弹。
夜深,忽然有客拜谒,自称古人,
与嵇康共谈音律,
言辞精致清晰明辩,
因此索要古琴弹奏,
这就是《广陵散》,声调无与伦比。
于是传授给嵇康,让他发誓不外传,
也不可说自己的姓与字。
此说很是奇怪,不足为据。
知嵇叔夜心意的人,
难道只有唐代的李勉吗?
嵇康(原文)
乱曰:愔愔琴德,不可测兮;体清心远,邈难极兮;良质美手,遇今世兮;纷纶翕响,冠众艺兮;识音者希,孰能珍兮;能尽雅琴,唯至人兮!
尝为中散大夫时,时晋将篡魏。叔夜不乐仕进,钟会以康负德望,劝司马诛之。康临刑,顾日景,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常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或云康游于洛西,暮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夜久,忽有客诣之,自云古人,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清辩,因索琴弹之,为《广陵散》,声调绝伦。遂以授康,仍誓不传,亦不言姓字。此说已怪,不足据也。知叔夜之意者,惟唐之李勉乎?
注释:
愔愔:和悦安舒貌。《左传·昭公十二年》:“祈招之愔愔,式招德音。”杜预注:“愔愔,安和貌。”
中散大夫:古代官职名,简称中散。
钟会: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书法家。公元年,钟会与邓艾分兵攻打蜀汉,致蜀汉灭亡。钟会欲据蜀自立,因部下反叛而败,死于兵变,时年四十岁。
司马:即司马昭,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
袁孝尼:即袁准,字孝尼,有隽才,以儒学知名,曾注《服经》,晋武帝泰始中,官至给事中。
靳:吝惜,不肯给予。
李勉:唐朝宰相、宗室,唐高祖李渊玄孙。《旧唐书》载其“善鼓琴,好属诗,能自制琴,又有巧思”。
琴曲链接 // 广陵散
网易云音乐(李祥霆演奏)
网易云音乐(管平湖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