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计算机、博弈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

约翰·冯·诺依曼个人简介

约翰·冯·诺依曼

冯·诺依曼(John vonNeumann,1903年12月28日-1957年2月8日),美籍匈牙利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物理学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是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领域内的科学全才之一,被后人尊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博弈论之父”。曾在早期以算子理论、共振论、量子理论、集合论等方面的研究闻名,开创了冯·诺依曼代数,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与曼哈顿计划,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作出了贡献。

生平经历

冯·诺依曼于1903年12月28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小时候的冯·诺依曼

冯·诺依曼从小就显示出数学和记忆方面的天才,在六岁时就能用希腊语同父亲相互开玩笑,还能够心算八位数除法,八岁掌握微积分,在十岁时花费数月读完一部四十八卷的世界史,并对当前发生的事件和历史上某个事件做出比较,并讨论两者的军事理论和政治策略,十二岁读懂领会柏莱尔的大作《函数论》要义。
年轻时的冯·诺依曼
1911年—1921你年,冯·诺依曼在布达佩斯的卢瑟伦中学读书期间,就崭露头角而深受老师器重,在菲克特老师的个别指导下并合作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此时冯·诺依曼还不到18岁。
冯·诺依曼
1921年—1923年期间,冯·诺依曼在苏黎世大学学习,很快又在1926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布达佩斯大学博士学位。1927年—1929年冯·诺依曼相继在柏林大学和汉堡大学担任数学讲师。1930年接受了普灵斯顿大学客座教授的职位,西渡美国,在1931年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第一批终身教授。1933年成为该校高级研究所最初六位教授之一,同时还是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伊斯坦堡大学等诸多学校的荣誉博士,并且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秘鲁国自然科学院和意大利国立林且学院的院士。1954年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委员;1951年至1953年任美国数学会主席。1954年夏,冯·诺依曼被使现患有癌症,于1957年2月8日,在华盛顿去世,享年54岁。

跨界全才,非凡成就

  • 冯·诺依曼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
  • 又被称为“计算机之父”、“博弈论之父”;
  • 还被认为是“物理学家”、“化学家”,在诸多领域成就非凡。
在数学方面的成就
  • 创立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算子代数,也被称为“冯·诺依曼代数”;
  • 他写的《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对原子物理学发展起到极大作用
    量子力学
  • 他写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并创立“博弈论”,本属于“应用数学”,但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生物学、政治学等领域中;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
在计算机领域中的成就
  • 确定了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即“冯·诺依曼结构”;
  • 提出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编码;
  • 提出计算机需要存储程序,按照程序进行工作;

    ————软件、硬件、底层实现全是按照他的指示,当之无愧的“计算机之父”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图

成就评价

  • Miklós Rédei:如果论谁是在科学领域之间因为数学工作而辗转,而每做一份工作都能在其领域应用数学并产生长远的影响的,冯·诺依曼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
  • Hans Bethe(诺贝尔奖物理学获得者):我有时在思考冯·诺依曼这样的大脑是否暗示着存在比人类更高级的生物物种。
  • Glimm:他被普遍认为是现代数学的一位巨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