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锁定

行为科学家托德罗杰斯和马克思巴泽曼把“未来选择更多反映的是人们理想中的自我”的现象称作“未来锁定”。

相较于“未来锁定”中人的远期选择更符合理想自我,“现时锁定”中的人的近期选则更多反映的是现实自我或欲望自我。

PS:“现时锁定”这个词是我现编的。。。


“未来锁定”在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未来锁定”来推动“现时锁定”。


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如果涉及某个新的制度推进或管理变革,很多企业会这么做:

1、在公司管理层统一“口径”之后,正式公布未来要做的变革内容;

2、选择一个或几个部门做试点运行;

3、试点结果如果好,就推广到整个公司;

4、最终形成系统规则。


这个常见的流程,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

1、明确公司未来要做的事情——锁定未来;

2、通过成功案例的打造证明变革的正确性——证明未来;

3、通过让组织成员认同未来一定会推行且已经证明正确性的变革来让成员认同当下实施变革的必要性——锁定现时;

4、变革顺利实施——锁定转换完成。

总结来说,人更倾向于认同那些在未来某个时刻一定会做的事情(事情本身要被认可)。


“未来锁定”也很好的证明了一个企业的使命、愿景的重要性,这个重要不仅仅是指企业要有明确的使命和愿景,更重要的是企业要从上至下的贯彻行为标准,从而让组织成员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企业的使命、愿景,并且可以认同它,只有这样,使命、愿景才能助推现时行为的正向进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