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一个生物学家的"科幻小说"争议了40年

“读者请将本书当做科幻小说来阅读。”40年前,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开始写作《自私的基因》,这句话做了开头。当时英国矿工工会罢工,导致牛津大学的实验室频繁停电,他只能暂停对蟋蟀的研究,写书自娱。时年35岁的他没有预料到,这本书将给他带来大名气以及同样大的麻烦。

  道金斯有些后悔,书名中用上了“自私”这个字眼。在最初完成三四章之后,理查德·道金斯曾经拿书稿给一位伦敦出版商过目。那位出版商建议改一下题目——“自私的”这个词有些负能量,可以换成“不朽的”。

  批评者正是抓住这个字眼不放,认为道金斯在为人类的自私行为张目。他自辩,这只是用来描述基因,而非人心。

  道金斯失算的还有一点,就是《自私的基因》远超生物学领域的影响。比如对互联网文化。他写成此书时,推特、苹果手机、WiFi、暴走漫画和电脑病毒尚未出现。在该书最后一章,道金斯发明了一个新词——“Meme”。中文对这个词的翻译五花八门,有米姆、模因、谜因、谜米……这个词甚至被收入了《牛津英语词典》,被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如今“Meme”一词与信息的无限复制和病毒式传播联系在一起,已经成为研究互联网文化现象的一门新学科。

  在上世纪60年代,牛津大学只有一台计算机,“庞大得装满了整个大房间”,道金斯开始学习用计算机编程来帮助自己的研究。在其著作中,更是把DNA比喻为一种“计算机语言”。互联网行业亦是对道金斯最接受的族群,比尔·盖茨就是道金斯的书迷。“很少有书在写了40年之后还值得人去读,只有少数的经典,像费曼的物理学或是理查德·道金斯的那些书。”互联网新贵们总是喜欢使用基因这个字眼来阐释自己的数字化之道,又往往对生命科学倍加关注。比尔·盖茨在自己的读书博客上最新推荐的一本书,是印度裔作家悉达多·穆克吉的《基因:一部隐秘的历史》。

  40年的时间里,道金斯被列作了“新无神论四骑士”之一。10年前写出的《上帝的错觉》更是让自己陷入更大的舆论旋涡,被神学家们称为“魔鬼代言人”。2013年在《辛普森动画》中的一集中,理查德·道金斯被刻画成了地狱里戴着眼镜梳着中分煲人肉汤的红皮肤恶魔。

  40年的时间里,理查德·道金斯完成了12部著作,大多是话题之作;在BBC的科普纪录片和脱口秀节目中成为公众学术明星;大堡礁里有一种鱼被命名为道金斯鱼;由微软起家、登上过太空的亿万富翁查尔斯·西蒙尼的资助,其在牛津大学开设“西蒙尼大讲堂”,成为牛津的“公众科普教授”,将斯蒂芬·平克、贾雷德·戴蒙德等一干信奉进化论的中坚学者引为同道。

  道金斯出身贵族家庭,自身带着贵族范儿,但是在学术领域,他确实好斗。正如当年一位老师鼓励道金斯所说的,要学会“活得危险一些”他不依不饶地和反对者们展开论战,言辞犀利,堪称学术大嘴。他拍摄视频,定期朗读那些攻击他的邮件,然后上传到Youtube上。“达尔文的斗犬”的绰号当属实至名归。

  理查德·道金斯在《盲人钟表匠》中感慨道:达尔文学说的麻烦在于,人人都自以为懂。40年后,他完成了个人的一部自传,为自己辩护。道金斯在自传中说自己很讨厌“单纯”这个词,但直至达尔文走下贝格尔号180年后的今天,进化论也从未被单纯地仅仅放在生物学领域里去谈论。科学之辩仍旧需要科学研究者好斗下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书共371页,总计34万字,拆解版大约2.8万字,你仅需要2小时就能读完整本书。 《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德·道金...
    惜她阅读 6,289评论 1 53
  • 创造人工智能的人类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人类又是如何在时间的长河中塑造为今天的模样的呢? 英国皇家学会会士理查德·...
    丹菡阅读 4,996评论 3 37
  • 理查德·道金斯的成名之作,也是最经典的进化论科普著作之一,它的影响之大,在书出版后,“自私的基因”甚至成了英语里的...
    寻世良方Cc_Sandy拎0阅读 412评论 0 7
  • 她走后我再也没对别人有过期待 那个名字是藏在心底的针,烙在脑海的印 其实想起你还有泪在眼底 我知道没必要抓着过去不...
    故事于你与酒阅读 124评论 0 0
  • 趁着头脑清醒,赶紧记录下来! 梦境: 一块高大的岩石座落在空旷的荒原中,我和几个朋友爬到岩石上方躲避追我们的人。 ...
    和风一斗阅读 20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