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对写作也是有点懈怠了,因为准备在95班开班仪式上分享的事儿,又打算是无稿分享,所以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今天晚上95班的分享会的演讲上了,希望能给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因此就没有认真的写,昨天晚上糊弄了一篇,今晚还要糊弄吗?时间已经过了午夜了,本着先完成后完美的原则,我就简单的写一写吧。
在12点之前,群里的另一位双日更战友问:好几天不想写了,怎么办?我告诉她:要把它当成任务,不是想不想的问题,是必须做,哪怕是胡写一通呢,写着写着就有了。
结果她非常受启发,立马就写了一篇类似我这样的文章,先说了一下自己的状态,然后就反思自己为什么不写?是因为大部分时间在纠结,而其实时间不是没有,而是被自己内耗了,这也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人在很多时候,在潜意识里面,对改变是抗拒的,就会痛苦,但这个痛苦又是必须要经历的,如果你抵抗不了这种痛苦,那么一旦回去了,那真的是前功尽弃了。
所以说有毅力的人,有目标的人,他就会明白,最困难的不是做,而是做之前的这种犹豫和纠结,这最伤人注意力和脑筋,当你开始做的时候,你发现其实根本就没有那么难。
就像现在我的这篇文章,在之前我也不知道要写什么?但写着写着,也就写了好几百字了,那么它是不是文章呢?有人说是碎碎念,其实我们写文章真的是要给别人看吗?不是写给自己的吗?如果自己都梳理不清楚,给别人看有什么意义呢?写作真正的目的是促进自己思考,通过思考,缕清自己的思路,让自己能够有条不紊的朝着目标和方向前进,否则的话就会迷失了方向,丧失了目标,然后就会止步不前,一旦停滞,再启动就会非常非常的困难。
大家都知道,开车的时候刚起步是非常困难的,但你一旦跑起来了,你会发现非常的顺,很轻松,所以说不要轻易停,停了,再启动就很难了,像冬天的大货车一样,往往很难打着火,打着火了,那就越跑越顺了,这也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呀,一定要保持节奏,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不忘初衷,没有什么写也要写,直到写出东西来才行。在日更群和演讲群里面,我非常清楚的看到,有好几位战友,好几天没有作品了,今天已经是周五了,问她(他)为什么没有作品?她(他)就告诉我说:不知道写什么?很纠结啊!
说白了,还是没有养成习惯,在刚开始的热情劲过去以后,把自己的脑袋掏空了,不知道该写什么了,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了,还又想追求完美,所以就造成现在这种不能下笔,犹豫踌躇,时间在耗费,心里在纠结,非常的痛苦,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负循环。
其实应该转化成马上动手,马上写,哪怕拿出一百来字,二三百字都无所谓,交上去,然后再完成一篇,在逐渐完成的过程中,灵感一来,一篇佳作可能就出炉了。
难吗?真的是不难,容易吗,也不容易,但一定要做,只有做才能够真有收获。
遇到困难,一个字就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