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悦读】教育孩子,不能强加自己的期望和目标

【0410我在悦读】颜者

第52次打卡,二期活动第16次打卡

书名:王阳明心学

作者:王觉仁

篇目:p1-p11

金句:

001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对事物的感知是相对的,所以我们的很多常识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

002 高明的人都会把鞭子抽在心上,而不是抽在屁股上。

复述:(试着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核心观点)

001 王守仁自小就对世界的认识有很强的主体性和怀疑论,通过他的思考启发我们一个人要想活明白,必须学会怀疑,学会独立思考,这样才不会被错误的观念影响。

002 王守仁天资聪颖,厌恶应试教育,经常翘课,但他不是去思考,纯粹是出去玩,并组织小孩儿一块玩。等到和老师辩论时,提出了天下第一等事:唯为圣贤,方是第一。从小就立下了远大志向。这也给到后人启示:如果你要教育你的孩子认真读书,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和目标强加给他,然后告诉他读书是为了实现这个、实现那个。作为父母和老师,应该去发现孩子内心真正的期望,或者通过真诚而有效的沟通,帮助他设定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然后鼓励他去实现。

关联:(核心观点与哪些生活经验相联系)

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人容易受常识、观念影响,难以用批判性思维看问题。思维的局限性决定了认知和行动。

人同样也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人是依然存在物,必须服从自然法则,另一方面人是理性存在者,可以遵从理性法则行动。有了这样的认知,人就有了价值和尊严,知道自己的有限,也能敬畏道德法则。

应用:(书中观点可以举一反三应用到生活中)

决定一个人最终成功与否,不是他的读书成绩、毕业文凭,而是他内心有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远大志向,并为之付出不懈努力的决心。父母和老师在这里的角色定位,就是发现和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找到内心渴望的目标,鼓励他们去实现。

点评:三岁

很认同把眼前的事做好,太过担忧,反而徒增烦恼。人生豁达,是放下和活在当下。直面挫折与失败,人才能活得更有力量,更有生机。


我在坚持阅读,期待你的加入[拥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