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会放下:你所坚持的,都是人生幻想

《瓦尔登湖》中写道:“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富有。”

1、放下面子,才能过好日子

《一代宗师》里的这样一段话:“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而只有里子,才能赢得真正的面子。”

46岁的男人老独原本也是身体健康的人。

几年前,因意外事故,脑袋被砸坏了,脑神经受损,导致说话含糊不清,身体不受控,出现手舞足蹈的状态。

妻子受不了,选择离开他时,狠狠地丢下一句话:谁都不喜欢被人当成笑话。

他没有被接二连三的打击所击垮,而是选择了用他独特的“舞步”来舞动自己的人生。

因为他要养活家中10岁的儿子,和70来岁的老母亲

老独每日在街头卖红薯,通常从上午11点打火,到夜里11点才收摊。

周围很多人嘲他像个“丧尸”,他也无暇顾及。

老独说过,“出来混,身体可以站不稳,但做人不能不稳当。”

面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身上肩负的责任。为了家人的好日子,放下面子,努力赚钱才是最大的面子。

2、放下欲望,才能找回自我

在东南亚,有一种抓猴子的陷阱。猎人把椰子挖空,在里面放一些食物,然后用绳子捆起来,固定在树上。

椰子上只留一个小洞口,洞的大小恰好只允许猴子空着手伸进去,但不能握着拳头拿出来。

当猴子闻到香味,爬到树上,伸手去椰子壳里掏取食物时,就落入了圈套中。

很多时候,直到猎人赶来抓住它,猴子也不会舍得松开手中的美味。猴子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呢?

想要的总是太多,对待自己的欲望,要适当地做些减法。

老师问:“有个人要烧壶开水,生火到一半时发现柴不够,他该怎么办?”

有的同学说赶快去找,有的说去借、去买。

老师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同学顿悟……

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有舍才有得。

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越来越有限,不如“倒掉一些水”,只专注自己喜欢的人和事。

不被欲望蒙蔽双眼而迷失自我,做一个”不一样的烟火“。

3、放下痛苦,才能重获新生

人为什么会痛苦?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是求而不得,总是在失去。

就像杨绛先生所说:“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所以不必害怕的。”

不要总是审视自己的过去,要用未来视角看待现在,可能现在所有的事将来都不叫事。

一个卖瓷碗的老人挑着扁担在路上走着,突然一个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但是老人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

路人看到很奇怪,便问:“为什么你的碗摔碎了你却不看一下呢?”老人答道:“我再怎么回头看,碗是碎的。”

失去的东西就要学着去接受,要学会放下,毕竟很多事并不会因为你的悲伤,结果就会被改变。

生活每天都要继续,何不放过自己,开始每一天的新生活呢?

 4、放下杂念,才能活得自在。

有人请教一位修行境界很高的禅师,问:“您究竟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呢?”

禅师答道:“我感觉饿的时候就吃饭,感觉困的时候就睡觉。”

问者不解:“这算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这样。”

禅师说:“当然不一样!他们吃饭时候总是想着别的事情,不专心吃饭;睡觉时心猿意马,睡不安

稳。而我,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心无杂念,什么也不想。”

著名的“心流理论”也说,当人们高度专注时,会进入浑然忘我的状态,完全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

这种状态不仅让人能感受到极大的乐趣和喜悦,还会带来极高的工作效率和成就。

全身心投入,不仅仅成事的关键,更是一个人从做事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关键。

有人问农夫:“种了麦子了吗?”

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

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

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

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

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顾虑太多,思虑太多,就会导致束手束脚,一事无成。不如放开自己,大胆去尝试。

5

犹如麦家也曾在书中说过:“人要学会放下,放下是一种饶人的善良,也是饶过自己的智慧。”

世间万物的容量皆有限,拿起一些,必然要放下一些,只有学会放下,我们的人生才会豁达,才会活得自在。

【喜欢留言点赞】

【不妥之处多多指正,与君共同进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