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者转管理者常见第一坑:
主动帮下属解决问题(主动喂养下属的猴子)->自己变成最慢的那个,被下属管理
怎么破除下属对自己习惯性的依赖,让他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自己从日常琐事的忙碌中解脱出来,去思考团队的大方向,下属也才能得到成长。
1. 应该给他们一个推动和引导,而非亲力亲为:例如说你可以告诉他:你这里做的不是很好,我期望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或者说你可以向谁求助,通过什么渠道去获取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来帮助你解决问题。
2. 或者也可以问他,你觉得这个问题通过什么方案来解决好呢?我想看到你的方案。
执行者转管理者常见第二坑:
1. 太高于计较得失,太过于害怕犯错,每一个细节都亲自过问,这样就剥夺了下属在错误中成长的机会。IBM的CEO说取得成功最快的方法就是把错误率提升一倍:
2. 要敢于试错,每一次错误都可以让下属记住这次教训。让员工看到错误的后果,然后帮助他一起找到原因和解决方法,重新调整,这样才能为团队积累宝贵的经验,每一次错误都可以让公司潜在的问题及时显现出来,尽早发现他们,免得出现更大的错误。哈佛商业评论把这样的人称作容错性领导人:他们知道一件事情做得好与不好并不重要,从长远来看,它对于我们的目标跟项目有什么影响,这才是最重要的。作为主管,清楚自己的使命不是要把每一件事都做好,而是复制出另外一个自己,让整个团队变得像自己一样优秀,可以独当一面。
如何找到下属犯错的原因?
1. 信息,是否因为缺少必要的信息而做不好,是否不清楚具体的方向和目标->指明方向
2. 资源,是否受到了时间,成本,人力或者资源的限制,任务量是否不合理->重新调配资源
3. 意愿,对任务的理解跟理念是否冲突,是否跟协助的存在矛盾->去沟通化解问题
4. 能力,是否能力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重新安排人选
执行者转管理者常见第三坑:
不清楚自己的角色,一种是觉得自己应该身兼数职,在技术上做出表率,第二种是跟下属保持距离,永远是发号施令,生怕下属看出自己也就那点本事。这2种都太极端。
管理者必须同时满足下面3种角色:
1. 首先作为探索者,当接到一个新的项目时,必须走在团队前面,为团队拨开迷雾,制定计划,用你的热情来提高团队的斗志。
2. 其次作为教练,当有人表现得不够出色,必须去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重新安排一个更合适的位置,就像一个球队的教练。
3. 最后作为导师,当团队按照你的安排运作起来,你就不要去干涉他他们,而是回到后方,去观察他们的状态,如果有人状态低落或者士气下滑,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并且通过沟通去消除矛盾,化解问题,让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始终维持在最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