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讲了“微笑”,这是服务行业,也是咖啡师这个职业的“敲门砖”。这周我想讲的是一个行为,这个行为是一个好咖啡师需要具备的另一个“被动技能”——随手清洁。
随手清洁在英文中的解释为“Clean as you go”,最早出现在餐饮行业,现在这个概念推行的最多的是在连锁体系,为什么是在连锁体系呢?因为连锁店最重要的是复制,当复制达到一定的量之后,一个小小的变量就能产生一个庞大的数据。因此其重要性被发现,据数据统计,“随手清洁”正是很重要的时间数据,它可以节省你大量时间,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随手清洁在服务行业被提及的次数很多,几乎变成了口号。那到底如何做才算是做到了随手清洁,或者说随手清洁到底需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是最有效果的?为了更方便的理解,我总结了三个维度:
利用”待用时间“。
习惯“减少阻碍”。
减少“路径重复“。
利用“待用时间”。
刚刚我们有提到随手清洁会为你节省时间,确切的说应该是利用了“待用时间”。这个“待用时间”出现在你与机器之间,无论是做咖啡、烧菜还是洗碗,说到底都是人和机器之间的配合,只是这个密度比较高,平时你不会发现而已。
稍稍回忆下你就会发现,当你在做一杯咖啡的时候,一定会有时间是你在等咖啡机的,我们通常会直觉的判断,等全部做完了再清洁,情愿在机器运作的时候,看着机器什么都不做,也不会提早清洁——因为待会有得是时间。
而这个“待用时间”其实就利用“随手清洁”行为的最佳时机,等你制作完一杯咖啡后,你会发现减少一部分的后续清洁工作,甚至可以到你做完一杯咖啡的同时,清洁也已经同时完成了,总的制作加清洁的时间减少了。确实,在不忙的时候不会体现出明显的效果。但是,在忙的时候就会体现出巨大的差异。
(就像跑步一样,是不是平时有锻炼,只要跑一次就看出来了。)
而生活中有很多“待用时间”的放大镜,比如:乘地铁的时候看手机、开车的时候听音乐、跑步的时候听故事等,都是利用“待用时间”的一种体现。
习惯“减少阻碍”。
除了人与机器之间的配合,我们的工作中还会有很多与机器无关的工作,这根本不会产生“待用时间”,那是不是就不用调用“随手清洁”的技能了呢?答案:不是。
只要出现了第二个人,“随手清洁”的行为节约的就是两个人时间的总和,也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说的:“不要给别人造成麻烦。”因为麻烦会增加很多清洁的时间成本,为什么?自己清洁和别人清洁的所用的时间难道不是一样的吗?
是的,用一句朴素而又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因为“系铃人”是整个过程的制造者,所以他不用花时间去思考这个过程是如何来的。而如果你不是“系铃人”,碰到这个“结”的第一反应是——要对你面前出现的“乱象”先思考再行动,而思考的过程,就是在增加额外的时间。
回到实际工作中,“随手清洁”在出现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时,我们可以遵循“来的时候怎么样,走的时候也怎么样”的理念——用一句简单的英文来表示的话,就是“Clean to go”。这样才能不为别人制造麻烦而节省思考的时间。
减少“路径重复”。
“路径重复”的字面上的意思是在相同的路上走两次,造成走两次的原因一般都是“看到了却不做”导致的。这个不做的原因是,我们会认为“这个事情会有专人做”,而这个想法就会造成“路径重复”。
这就有点像公交车司机“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只载一个客人,10个客人原本只需要一次就能从A点带往B点,而最终因为他的“不知道为什么”,用了10次才完成与运送——那就是10倍的时间。当然这个比喻有点夸大,事实上我们带了放大镜才能把一些细小的事情看的更清楚。
无论是收外场或是路过,随手清洁就像是顺手牵羊一般;就会公交车到站让顾客上车,让每次的路线都能尽可能的载满顾客。
总结。
我今天讲述了“随手清洁”,也深入分析了随手清洁给咖啡店带来的边际效益,实际上你会发现,当服务行业的比重越来越大,作为顾客的你,也会不假思索的在使用“随手清洁”的习惯,至少在发达国家确实是个大多数人都在做的事情。
“随手清洁”并不只是一句口号,它是实实在在的能够节省出很多时间的习惯,养成这个习惯,让你的行为变成肌肉反应,是一个好咖啡师需要具备的、重要的——“被动技能”。
编辑/呆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