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却总是记不住?

一、读书记不住的原因

1.能力错觉

脑认知科学研究证实,我们的大脑会产生错觉,把划线的记下来的知识当作已是存储到大脑里的知识。自以为记下了就可随时调用,殊不知那只是水中花,镜中月,仅仅是个假象。也就是说,这样的知识并没有在我们脑海里留下记忆,只是浅浅的留下一个轨迹,不经过几个来回碾压,休想留得住~

2. 长期记忆需要多次和重复

记忆分为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工作记忆一次最多能记住5-7个信息。如果想要保留这些信息,需要让这些信息反复活跃起来,也就是得间隔重复、反复排演,否则这些记忆就会被挤出工作记忆,腾出空间用以接收新的信息了。

长期记忆就像一个仓库,在工作记忆区的信息经过间隔重复,反复多次,需要一个这样多次重复的过程,才会被存到长期记忆。即使被存储到长期记忆里,也得要定时回访,才能在需要的时候自动想起。

3. 无意义学习

也就是说我们学习了知识,但是没有和自己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学,没有想过学这些东西对自己有什么帮助,或者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许多研究证明,人们更容易记住与自身有关的信息。因此,把所学内容赋予与自己有关的意义,就是尽量和自己扯上关系,这样才会记得更深刻。

4. 无提取练习

大多数人都有求多求快的心理,一个劲的往大脑里塞,就是那种只要是好东西都想据为己有的心理作怪。

自顾着一个劲儿往里塞,却忘记最应该做的,是要随时停下来回想,而回想的最好时刻是在阅读后24小时内,再和它来个亲密接触。

其实啊,以上的每一点,都在说明,之所以没有让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没有形成长期记忆,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没有应用知识,知识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呀!

有句老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的应用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转化呢?

我把这个过程总结为十个字:“择 思 联 学 激,输 复 究 迭 行”;谐音:“这是练学肌,舒服就更行”。这是练习学习肌肉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能舒服些那就更行啦!

01 首先就是选择好书,好书需要细细品味,反复阅读。

这是—-(择)

不要一下子追求一年读多少本书,在你没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时候,不如在选书的环节好好把把关。

精读一本好书,融入自己的思考,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真正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内化到你的知识体系当中去,而这些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呀!

02 读书要重在思考。

这是—-(思)

读书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发散思维,启发联想,联系实际,注重实践。

由某个知识点联想到一些相关的知识点。或者说,由某一个点引发自己更加深入地思考。每读完一个章节以后,要注意进行归纳和总结。寻找书中的知识点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案例,扩展出自己的想法和感悟,思考可以应用在哪里。在实践的过程中,继续总结经验,完善和提升,把读书学习的效果最大化。这个过程就好像是干货泡水后的膨胀变大一样,让你的知识体系变得更加的健全饱满。

03 关联阅读

这是—-(联)

通过书里面那些你暂时觉得比较模糊的专有名词,你可以寻找书后面的参考书目,或者推荐书目、作者的其他书籍。我们就可以进行拓展性地阅读,关联学习,由某一个知识点展开到其他的知识点。

对于重点、难点、不明白的地方,就需要反复查阅资料,请教高手,与同行交流,做好记录和积累。搜集相关资料,由一本书展开关联阅读和主题阅读,通过经典书籍向外辐射出更多的相关知识。

在我们读到一些比较经典的著作时,可以尝试多查阅一些与这本书相关的大师们的读书笔记、读后感,体会不一样的感悟。

人和人的水平,境界的不同,读书时的感悟,体会常常就会不一样,很多经典的书籍,比如红楼梦,就有不同的解读版本。通过阅读别人的读书感悟,也能够丰富我们自己的视野和思想。只要去看了,并且带上自己的思考,就一定有收获

05 激活旧知,构建知识网络

这是—-(激)

在某个领域内,大部分的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其实是呈现着网状的结构分布的。看书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需要我们激活旧有的知识,回顾关联的知识点。要有意识地串联零散的知识点,把他们联系,融合到自己的知识网络。知识体系当中,让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体系产生链接,让记忆的效果更加深刻。

06 高质量地输出,进一步思考和优化

这是—-(输)

输出是一个很好的检验读书成果,提升阅读效果的好方法。把自己阅读后的思考和实践,总结成文章或视频教程,分享出来,在输出的过程中也会进一步完善你的思想。然后通过和读者和高手们的交流,可以让你获得新的灵感,加深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再进一步迭代自身的知识体系。

07 经典内容反复读,反复看,持续精进

这是—(复)

一本好书,不同的阶段,心境不同,状态不同,你读书时体会出来感悟也会不同。在实操的过程当中或在你应用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你不断去查找资料,询问高手,深入思考。

反复阅读,联系实际问题,结合实操,总结经验,把书上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好书读多遍,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

08 以研究分析的态度来思考

这是—-(究)

a.研究作者的写作思路。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怎么想到的?文中的想法是否有足够的依据支撑?

b.研究作者的思维方式。

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这些方法?

c.研究作者的方法论

带着分析和研究的心态去思考,而不是消遣娱乐的态度去阅读。

不仅要知道好,还要知道哪里好,为什么好   这样去学习,去思考,我们的收获改变提升一定会更大

09 重构和自我更新迭代

这是—-(更)

运用费曼技巧,把书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就相当于融入了你的思想,用你自己的理解把这本书,重新说一遍,重新写一遍。

再进一步是加入自己的总结,改进自己的方法论。当你领悟了书中的精华,通过结合自身的实践,深入思考。最后就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了

10 马上就用的彩蛋技巧(行)

可能会有人会问,有没有非常简单且马上就能用的方法呀?

当然有啦!这个方法就是,遇到有收获感触的地方就及时列出行动清单,然后立即行动!

以上就是实用的十大技巧,“择 思 联 学 激,输 复 究 迭 行”。谐音:“这是练学肌,舒服就更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10,840评论 3 13
  • 叮咚~今天是周日,距离2019年结束还有不到24天,2019年余额已显示不足,您是更懈怠了,还是更有动力继续坚持加...
    春梅_58c4阅读 3,723评论 0 0
  • 第二单元的作文讲评用了一节多课的时间。 先对这次写作情况进行了总评: 大多数同学能在开头就点明老师的突出特点,选取...
    简静L阅读 12,187评论 0 0
  • 经过半学期的英语学习后, 这学期老师增加了电影,ted我觉得是非常不错的学习英语技巧 首先, 电影展示,小游戏方法...
    紫黎嘉鑫阅读 1,534评论 0 1
  • 今天早上和妹妹,急急忙忙去庙里当义工,因为明天过年,今天厨房的义工比较少人 一到了厨房,我和妹妹就加入到忙碌的队伍...
    一棵樹阅读 1,03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