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27岁,距上一次恋爱已经有了三年的空窗期,作为一个资深单身狗,我就自己的立场去聊聊关于我对单身和恋爱的看法。如果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是没有单身压力的,并无法理解单身男女的无奈,甚至鄙视单身朋友为什么还是单身的话,那你可以直接点左上角“返回”或“关闭”,因为这篇文章,你可能读不懂。
三年时间,我渐渐地梳理了一些对于从单身跨向恋爱的顾虑,可以简单说下。
时空的分配
因为单身久了,我更习惯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维系自己的空间。比如我每天除了上班的时间,看两章书,阅读一些优质订阅号的推送,刷会微博朋友圈,得空的时候画幅画或者写篇文章......一旦有一个人闯入我的生活,我会在第一时间感到有些焦虑,从而无法正确地看待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化。我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会被打乱,这种错乱感会成为我的第一道防线。
情绪的分担
一个人的时候,只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好了。两个人的话,情绪之间是会互相传染的,如果大家都是正能量爆棚,那也不错。然而现实是痛苦多于快乐,负能量爆棚的频率肯定会高的多,那次我住我朋友家里,他老婆因为一点小事就炸毛了,当时的狮吼真是震耳欲聋,但我朋友当时的处理方式就是淡然的笑加上宠溺的哄化解了那一颗即将裂变的原子弹,当时我就觉得我朋友好牛逼。我常常问我自己,练好了面对矛盾冲突的“化骨绵掌”的技能没。
注意力的分散
我一直认为,注意力的控制就是人学习进步的根本。路痴之所以不认路是因为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记路上,看不进去书,做不好工作,开车走偏道...都是注意力分散导致的结果。如果一个人走进了我的世界,我会把注意力分一部分放在她的身上,分一点不可怕,随着对她在乎度越来越高,注意力也会分的越来越多,甚至最后趋于全部,她的大大小小的需求和生活问题都将在不知不觉中全压在了我的身上,可能我已经不是我自己了,这时候还感觉自己很无私很伟大,说不定在以后的自己看来却很傻逼。然后加上时间、空间和情绪的因素,整个人在恋爱面前就更倾向于独处了。
以上三点顾虑其实都不是无解之题,然而我最怕的就是两人在一起后因为价值观的磨合导致了一方自我价值的缺失。换句话说,就是怕找到了性格不合的人,然后在一起一段时间后,热恋期一过,只有天天闹别扭闹矛盾的份,然后悲剧收尾。或者只有一方无理取闹,另一方不爽但也忍着,在不断自我催眠中渐渐迷失了自我,然后在某个点放弃了维系这段关系的想法,然后散了。在这两场不协调的关系处理当中,谁也没落着好。
显然恋爱是苦涩的,那恋爱的快乐到底是什么?是彷徨中一撮救命的稻草,是沉重压力下相对轻缓的痛苦。
去看一场电影是一种所谓的放松方式,但看完电影后的反思和回到现实的反差感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了当下并不是如电影所讲的那样。
一部爱情电影,性格互补、门不当户不对的一对情侣在电影里的矛盾感十足,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最后幸福地在一起。这种桥段比比皆是吧,什么野蛮女友或者什么霸道总裁爱上我之类的,正因为这些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见,才会被搬上荧幕娱乐大众。我们看完整部电影,被逗乐、被吸引、被紧张、被感动,到最后,回到现实里,被清醒。如同洗了个热水澡后突然一盆凉水浇下,从头到脚透心凉。我们似乎总喜欢通过一些途径去体验不同于自己本身的生活方式,寻找互补型、大反差的对象就是我们的表现之一。我们去追逐完美的恋情,轰轰烈烈的誓言,浪漫的约定,幻想自己就是偶像剧里的最佳主角的同时,忽略了这仅仅是一种自我蒙蔽和自我洗脑,其实生活本来就应该过的平平淡淡。选择,放弃,再选择,再放弃,再选择...最后发现最初的选择才是最好的,第一感觉其实往往最精准,用“自作聪明”的思考来进行选择反而成为了我们对恋爱对象做正确选择最大的阻碍。
我有个朋友给我分享过她的爱情观,她认为,两人最佳的相处方式就是一块呆在一个空间一整天,各做各的事,各看各的书,彼此能感觉得到对方的存在,但不说一句话又不会显得气氛尴尬或者紧张,这就是最理想的爱情生活。
看,多么美好的场景!但这平淡或者说极简的境界对于现在浮躁的我们太难做到了,然而我觉得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却能轻松做到。这就是说,在两人相处时需要把对方当成平行时空的自己,偶有心电感应。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把两人相处转化成一人独处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感觉到完美的舒适体验。要是真如所说这样,一个人多好,那干嘛要两个人在一起?
因为陪伴?
用马薇薇的话说,“需要陪伴?养条狗啊!”如果只是需要陪伴的话,只需要你单方面的情绪满足就好,在你无聊之时,能有一个事物可以帮你解乏,让你有一段可以投入的时间,就这么简单。就好像一部电视剧,一个小说,它可以陪伴你过一段时间,你不需要考虑它的感受(即使是有,那也是你臆想出的)。当你看完之后,你也会进入短暂的“空窗期”,如《奇葩说》收官后的空虚症,然后过两天就无所谓了。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你的陪伴,伴侣也一样。所以说,陪伴可以是最长情的告白,但不一定是找寻伴侣的最准确的理由。
或者是为了摆脱单身的社会身份?
很多人口口声声地宣言“摆脱单身”、“从此不再吃狗粮”诸如此类,网络把单身者嘲讽成“单身狗”,貌似因为你单身,你就该被嘲讽;该被1w点暴击伤害。微博、朋友圈里,七大姑八大姨,甚至朋友三四都像在告诉你:“你不该单身,你该立马谈恋爱,不然你丫就是愧对父母愧对人民愧对党,或者难道是你还没有出柜?”我每每遇到这样的打着为我好的旗号劝我尽快脱单的情况,我都是无视的。别用道德和孝道捆绑我,我比你们懂我怎么过才快活,为了一个社会身份,拿自己后半生的幸福做赌注,去将就,去饥不择食,婚后生活不幸福能对得起谁?也有人反驳,“你得多谈恋爱,多练习啊!最好的恋爱观都是试错出来的,不断调整才能正中靶心嘛!”我只想回答,别人的时间也是很宝贵的。人都应该为自己而活,不是活在别人的眼里。所以,摆脱单身的社会身份,也不是一个很好的理由。
已经排除了两个雷区了,可能还有其它雷区是我没有考虑到的,然而我没考虑到的应该就不是很重要~接下来谈谈我认为两人在一起的一个最佳理由。
为什么世界会有日夜;山水会分阴阳;动物会有雌雄;人类会分男女......
距今四十六亿年前,寒武纪大爆发后,单细胞生物开始了生命演化的远征。那时候,并不需要配对,自己就可以繁衍生息,可以说,单细胞生物是完整的。而生物自打分了公母雌雄开始,单个的生命个体就是不完整的,人类也不例外。
人类的基因就是人类生命演化的根本,它让我们在看到“毛发鲜亮的猴子”会产生愉悦感,让我们在OOXX的时候会分泌各种激素,它用让我们“快乐”的方式推动着生命的演化。基因是自私的,为了繁衍不折手段,可以说,人类其实就是基因的传载工具。如果Ai就是人类,那芯片就是基因,传播是必要的途径,就这么简单。
从肉体到灵魂(意识),我们的潜意识也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并不完整。我们需要有另一半的存在,来让自己的灵魂变得丰满和完美,我们相信冥冥中,在有生之年能遇到那个soulmate,从此结伴而行直到生命的尽头。
这就是人类,就是我们想要脱单的主要原因:基因的诱惑以及灵魂的不完整。
直到现在的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社会的构建越来越复杂,我们所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多。信息来的太多,我们还来不及接收,信息就像水一样流了过去;信息的爆炸,让我们生活和工作都变得越来越高效,我们停留的机会越来越少;快餐式爱情是这个时代必然的产物。因为走的太快,我们无法驻足停留去欣赏风景的美,于是,我们看不到那位真正合适自己的另一半。
如果能停留则罢了,如果无法停留,那就大步向前。我们生在了这个时代,享受了先进科学带来的福利,为此付出无法“早生贵子”的代价也是很无奈的事。
单身真的挺无奈,但我们必须坦然面对,耐心等待——我们“停留”的时候——那时候,我们最早定下的心目中的男神女神标准其实都是屁。
谢谢阅读。
最后送句话给单身同胞,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的幸福感并不一定高于一个人独处的幸福感。这不是对单身者的心灵慰藉,而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