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天
2015.03.09 周一 晴
它们是被风选中的幸运儿
开车上班的路上堵得厉害,顺便欣赏车外的风景。今天风大,看着被风吹起的小方便袋在空中翻舞,不免想到他们的感受。从出生那一刻起,它的使命就是装载,而后成为白色垃圾,生命周期结束。可对于随风翻舞的它们,似乎是被风选中的幸运儿,借机环游这座城,也许只是几条街道甚至几米的距离。但它因此而不同。人也是一样。
女儿今天要参加辅导老师安排的一个演出,有点担心她身体。本想随从,可女儿坚持要自己去完成。没有强求,我有我自己的事要做,不需要我正好!
单位今天异常热闹,好像是后勤服务部门内部起了点小矛盾,闹得沸沸扬扬,连看门大爷都忍不住插手处理。人真的值得好好研究。一个人疯了或者所有人疯了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些人疯了,一些人清醒。而最最可怕的是这两拨人在互相讲道理!真应了徐老师说的:“疯子不可怕,大不了咱不理他。可怕的是你和疯子打起来,那我们就不知道到底谁疯了。”哈哈,很多时候,回忆徐老师咨询时的经典话语,都会不自觉发笑。到现在我也无法明了,我是在笑别人还是在笑自己。我想,当一个人能站在至高点上看世间发生的一切,他似乎会发现很多乐子。就像现在我和女儿的关系,当真正走出那段阴暗的日子,似乎生活没那么糟糕,就像下雨前的电闪雷鸣。没了电闪雷鸣,也就没了大风呼吁、树木摇曳与磅礴倾盆的大雨。
女儿的团队演出成功,她们聚餐庆贺。晚饭我一人在家解决。这样的时光比以往更能调剂我的生活,这明明白白是一种享受!
徐少波
回复
也许,世界上本没有一个制高点;即使有,也没人愿意站在上面鸟瞰生活——都看明白了,就没有意思了。假设,有个神仙,会在每晚的梦里告诉你第二天将发生的一切,你觉得这种“尽在掌握”的生活能过多久?
生活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明天是未知的;未知就有惊喜——好的坏的——就有了欢乐与悲伤,有了高低起伏。
怕的是,我们只想要好的,不想要坏的——这才是痛苦的源泉。
李克富
点评
心中有什么就看到什么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参与者,但作为旁观者观察他人的生活,对别人品头论足似乎更能带来快感,比如看那随风翻舞的方便袋,看别人之间的小矛盾,以及看这《母爱的救赎》的连载。
既然是评判,就得有标准,或者是框架。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到了淫,经学家看到了易,才子佳人看到了缠绵,革命家看到了排满,流言家看到了宫闱秘事”。那对于一个曾经将孩子教育到悬崖边缘的母亲,我们又需要用怎样的框架来评判呢?
首先是心理的层面,比如认知、情绪、意志行为、需要、动机、安全感、人格等。从这个层面来看,有点像医生瞧病,着重点在于分析病因、病理,冷冰冰的。脱离开具体的人讲这些心理学名词或者用这些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与讲道理基本无异,于问题的解决并无什么实际的用处。
其次是人的层面,因为人不仅有心理,还有生理,还要受到社会的影响。希波克拉底说过:了解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病比了解一个人生了什么样的病更重要。在这个层面,看到的是一个“有病的人”,而不再是“人的病”,这样基本的人文关怀就建立起来了,就有了对人的起码的尊重。
一个处在问题中的人,也往往认为他的“病”比他的“人”大,这种意识范围的狭窄也导致其问题的延续,而一个心理医生要做的就是让他在看到“病”的同时也看到他的“人”,并坚定信心——人一定比病大。
在孩子教育上出现问题,往往就是因为父母只看到孩子所谓的问题,而没有看到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存在。
再往上走就到了社会的层面,社会心理学之父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景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在具体的互动情境中,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在多大程度上能自由的支配,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而作为一个旁观者,往往习惯过滤掉这些至关重要的因素,直接把原因归于凸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
无论什么框架,都存在于观察者的脑袋之中,也就是说,你看到的,仅仅是你脑袋中有的,而与事实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