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讨厌朱自清写“女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是《荷塘月色》里我最喜欢的一句,通感之笔,灵韵万千。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这是前一句话,我最讨厌的一句。

        我要辩解这并非是因为我思想保守,因为“舞女的裙”和“出浴的美人”这些词眼根本没有半点出格。我厌恶的,文学作品里这样的话多了,久而久之,大众对女性认识的“思维联想”。描绘荷花荷叶千姿百态的方法有很多,而朱自清偏爱一种—女性之美。性在我们传统文化世界里神秘又有趣,异性的魅力更是难以言说的疯狂。因而当一位文学家在性的魅力的边缘书写文学时,我们忍不住拍手叫好,撩动人心的文字让文学作品鲜活起来,带着浓浓的荷尔蒙游动心间。

       但我们是否想过:用女性“胴体”的美好完成文学作品里的描绘效果是否是真的高明。久而久之,人固有的思维联想会把女性的魅力更多的和身材、肌容联系起来,这是否是一种不经意的性别歧视。

       同样的审美情趣还出现在朱自清的《女人》当中,这篇散文没有用女子来比拟美物,而是彻彻底底将女人洋洋洒洒夸奖了通篇。其中先是三记反问:谁不用了女人做他的模特儿呢?这不是因为女人的曲线更为可爱么?女人是比男人更其艺术的;这句话总该不会错吧?将女性不由分说地以肉体之美与“艺术”这一看似极具美感的词挂钩。接着娓娓道来;

      “艺术的女人便是有着美好的颜色和轮廓动作的女人,便是她的容貌,身材,姿态,使我们看了感到“自己圆满”的女人。这里有一块天然的界碑,我所说的只是处女,少妇,中年妇人,那些老太太们,为她们的年岁所侵蚀,已上了凋零与枯萎的路途,在这一件上,已是落伍者了。”

       在我眼里,将女性以“体态”这一单方面的特点冠以“艺术品”之名,本来就是站在男权视角的审美。看似是将女性之美淋漓展现,实则已经拒绝了女性之美的其他可能性。我不知道他这样看似生动体贴的口吻在女性心中是何种印象,是被夸奖后的满满愉悦感吗?如果是我,看到这些“尬言”只会有一种被注视被拿出来审美的感觉。更可怕的是这样一种无形的绑架还无从反抗,只因人家本意是“夸奖”。

       在我看来,真正对女性的爱源于尊重。这份尊重有两个层面:第一步就是抛弃对方是个女性的这个认知。而不是将其孤立起来去描写夸赞。第二步是尊重女性的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认可女性的潜力和实力。而不是将其不由分说先冠一个艺术美,然后带着一种“我是为了你好”得口吻去疯狂和艺术审美相联,而拒绝其个人发展的其他可能性。

       当然,将艺术作品中的手法单独淋出来价值判断可能有些吹毛求疵。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真正被尊重的女性应该不被以男性的审美而作为判断标准,自信,坚韧,干练,优雅...无论什么样的姿态呈现,都应该被赋予完整的可能性。反正如果我是女性,是不希望在看到文学作品时被拿出来审美,再冠以什么美的标签。

       我很庆幸朱自清的《背影》里面描写父亲买橘子的片段时没有用女子的什么艺术美去描绘橘子的珍贵可爱,不然我们最喜欢的话就又少了一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傍晚接到儿子,儿子一见我就说:"妈妈,我放学时在我学校门口捡到一张饭卡。‘’‘’哦,你打算如何处理?""当然明...
    兰儿悠悠阅读 1,800评论 37 71
  • 2015年可能是我做过决定最多的一年,回头想想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任性的,我都不会后悔,最开心的是适时的证明了自己。 ...
    河马小妹阅读 1,839评论 0 0
  • 这是一个毕业的季节,忙、茫、盲是我的目前的一个状态!最近好烦啊!不知道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什么都不要想了!努...
    走在路上的小米阅读 461评论 0 0
  • 有些人成功靠的是聪明才智,有些人则就是靠的笨鸟先飞的本领,其实天生的本领是锦上添花,后天的努力才是王道。光是学习还...
    策划小魔女阅读 1,417评论 0 0
  •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停止记录工作点滴,研究的领域无限扩展,永葆好奇心,这是凤凰涅槃的开始。中国人大多行色匆匆,不疾不...
    茗姐说阅读 1,8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