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的味道

文/壹見

李子柒做给爸爸的想念土豆丝,普普通通的一道菜,因为浸润思念之情,又一次引爆网络。

有点怀念爸妈的手艺。妈妈做的豆豉鱼,爸爸的拿手绝活油炸丸子。明明知道吃多了上火,可总是控制不住蠢蠢欲动的胃。

离家在外,一年回家一两次,能吃上老爸做的菜更是寥寥可数。

前几天哥哥来电,让我安慰老爸,由于年龄关系,老爸面临退休,可工作了大半辈子的他闲不住,心情颇受影响。我给他打电话,顺带发了一张杨梅泡酒图:老爸,酒已备好,有时间和老妈来玩。

老妈做菜不如老爸,从小到大都是如此,原因很简单,老妈舍不得,做的菜通常像水煮,老爸重油大火,煸炒出来的菜总是色香味俱全。但读书时吃的更多的还是老妈的手艺,老爸忙于工作,下厨房的机会只是少数。

只有逢周末或节假日,厨房才会变成老爸的私人重地。配菜备好,老妈和我就可以乖乖移交厨房使用权。父亲围裙系好,燃气点上,热锅冷油,大火煸炒,一道道酒店式菜肴端上桌,招待客人倍有面子。

老爸有道私房菜,轻易不动手,那就是油炸丸子,按他的话说,这道菜不好做,和面剁肉耗时不说,还费油。但每次我回家,老爸都会提前准备好这道菜,到家即可品尝。

于是有一天看《风味中国》,写了些类似的话:父爱是风味的摆渡人。他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美味烹饪成独家记忆,只在一个人心头流转,即便跨越千山万水,这样的滋味也心心念念,难以忘怀。

忘了说,把老爸“骗”来玩,也有一部分品尝他手艺的私心。虽然亲自请教过老爸牌油炸丸子的菜谱,但尝试几次仍不得法门。或许,每道菜都是注入了情感的,在平淡无奇的烹饪之间,它依托于火候的大小,佐料的多少,最重要的,是做菜人的心境和情绪,做给谁吃。

李子柒的想念土豆丝之所以能火,除了这是父亲最爱吃的一道菜,更因为寄托了对父亲的思念,所以每次做这道菜,都是一次思念的回归。

天大地大,四海为家的人们,大多寄予了家的思恋。家,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再晚回都有一盏灯亮着的归宿,有默默等待的可口饭菜,有根的方向。

此时此刻,想念老爸做的一手好菜,要不,趁父亲节连一个视频,和老爸来一次隔空碰杯。这一次,是儿子敬老爸,是男人与男人间的碰杯,这一次,一切祝福都在酒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