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吃完饭,就开始我一天忙碌而琐碎的生活。刷锅洗碗,收拾餐桌,打扫厨房。一切妥当了,出了厨房,进洗衣房。半自动洗衣机,把不需要手洗的衣物放进去,需要手洗的浸泡上,趁等待的时间把客厅扫一下。扔下扫把,洗衣服,烘衣服晒衣服。顺便用洗衣水拖下大厅。又看到绿植有点儿干了,浇水去。
就这样,真没消停过。做了家庭主妇,就是特别爱干净,想打扫,似乎只有窗明几净才看得到自己的工作业绩似的。却忘了还有一件大事。
“妈妈,你带我去前面玩沙子。”“你先去把小车推到门口,等会儿我带你去。”缓兵之计。衣服马上洗好了。
“妈妈,都好了吗?你带我去玩。”“等会儿,我把衣服拿到楼上阳台晾起来,很快的,要不你去拿一根香蕉吃。”孩子真去找香蕉吃了。我着手准备拖地。
没多久,也许很久了,就听见孩子在大门口哭,可是还有一丁点儿没拖好。对着大门口喊:“宝贝,怎么啦,怎么哭了,别哭,马上就好了,等会儿。”孩子没回答,还是哭,越哭越起劲。
那马不停蹄地干活让我有点儿口干舌燥,再听着聒噪的哭声,心里有些烦躁,也不好发作,毕竟小闺女哭得梨花带雨,真是好可怜的样子。蹲下身来问她怎么了,只是哭,不回答。
三番两次,问到有点儿不耐烦。她才抽抽噎噎地说:“妈妈,你抱我。”满是委屈。
瞬间,我的眼泪在眼中打转。小家伙,我让你等很久了哦。对不起,紧紧抱住小家伙。掩上门,带她出去玩。
仔细想想,小家伙还不到三岁,每一天,她都会跟我说出很多请求,而我总是这样回答:等会儿,我弄好这个,做完那个再找你玩,没几次立马停下手里的活计满足她的。看上去我每天都在家陪着她,实际上和她共享的有效时间很短暂,即使陪着她还忍不住跟她说让她自己玩会儿,我干点儿啥一会儿回来,心上总放着很多小事,然而却没把孩子当回事。除非她耍赖。才忽然明白,孩子哭闹,是太想要我陪陪她了。
此刻,她睡得正酣。我给她掖了掖被角在心中盘算着:从明天起,主动陪她多玩会儿。时间一晃而过,她才两岁多,我都不怎么想得起来她一岁前后的模样了。尽管有照片可以翻看,可那个镜头里她在瞅什么,那个镜头里为何而哭,都不能够全然想起了。而今,我能做的,不就是抓住当下吗?
等她进了幼儿园,等她上了小学,等她去工作,等她结婚,等她有孩子了……她是否会像我现在这样:妈妈,我等会儿来家,我找同学玩了。妈妈,别等我吃饭了,我去打球了。妈妈,我晚会儿回来,我去补课了。再往后也许更多的是一句抱歉:妈妈,我太忙了,没空陪你,你跟团旅游吧。
我会理解,可是我仍然会黯然神伤。此刻,我必须停止让她等待,不是为了以后交换她的时间,只为了在她离开我的视线的时候,我还有回忆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