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网上沸沸扬扬的各种号都在说#和尚爸爸被抓了, 我们平台,包括我自己其实一直也有在给和尚爸爸那边捐款, 所以当时看到的消息比较惊讶
也看了很多的评论, 完善评论2边倒, 一边是说"看在他做了那么大功德, 救了那么多孩子的份上, 自己的钱自己怎么花是他的自由", 还有一边是说"他披着救助做慈善的外衣在敛财"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作为局外人, 我们也并不清楚里面的门道和内幕, 咱也不在此做评论了, 也不探讨他是否正的塌房被抓了
今天想跟大家唠嗑唠嗑, 为什么一个救助了那么多小孩, 有那么大功德和福报的人会发生现在这样的事情, 同时, 为何广大人民的情绪会如此的激烈?其实,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他花钱的金额以及花钱的用途, 以及他的钱是怎么来的?
答案是: 巨大反差才是点燃公众怒火的根本
一、人设崩塌:圣僧变“生意人”,反差太刺眼
功德福报VS如今下场: 道禄十几年树立的形象太完美:身披袈裟怀抱弃婴、自述“救600多个孩子”、媒体称他“活菩萨”,这种极致圣洁人设和警方通报的劳斯莱斯、海外房产、6个私生子一对比,冲击力堪比核爆, 更扎心的是细节:
孩子受苦VS他享乐:义工爆料护生小居孩子挤在潮湿通铺、遭体罚,而道禄女儿开公司、女友晒百万豪车、私生子读天价国际学校
清贫修行VS奢侈消费:网友翻出他朋友圈炫库里豪车照片,直播间却怼质疑者:“没钱别充善人!”, 这种赤裸裸的对比,让捐款人(比如省吃俭用捐钱的李婶)彻底心寒——原来自己“少买斤肉省下的钱”成了别人的奢侈品账单。慈悲面具下的贪婪,比纯粹的恶更让人愤怒。
二、善款黑洞:你的爱心,他的提款机
你敏锐点出“钱来源和去向不明”是死穴。事实更惊人:
个人账户吞善款:85%捐款(超千万)未进慈善社账户,直接流入道禄及亲属腰包;
天价带货割韭菜:直播间卖288元手串(成本不足30元)、128元“开光红砖”,溢价10倍却声称“卖货收入是我的钱,想怎么用都行”;
家族式分赃链:前妻管孕妇资源,女儿当法人洗钱,现女友控收款账号——善款成了“家族企业”现金流。
这才是情绪爆发的导火索:如果钱是他做生意赚的,哪怕买游艇也没人说;但用“救命钱”养小三、送女儿留学?信任被碾得粉碎。
三、系统漏洞:监管缺位,骗局横行十二年
你疑惑“如果有监管会不会不同”,答案残酷:正是制度漏洞纵容了他。
资质造假:莲花慈善社注册了却无公募资格,直播间收款属非法募捐;
道禄实为被寺院开除的“野和尚”(因破色戒),宗教身份成护身符;
监管真空:善款进个人账户无审计,《慈善法》形同虚设;2024年财报称“84%善款用于慈善”,实为做账洗钱;
收养非法:让孕妇签“托养到18岁”的无效协议,孩子无法落户,31名儿童中仅5人有亲属认领。没有阳光的慈善,必生霉菌——这话现在听来格外刺耳。
四、深层伤口:撕裂的不只是钱,更是社会信任
你问“为啥群众情绪激动”,因为这事踩中了社会三大痛区:
慈善信任雪崩:每起类似诈骗案平均导致公益捐赠下降15%,道禄案后网友直言“只敢捐给官方”;
生育焦虑撒盐:弃婴多因未婚妈妈遭歧视、生父逃避责任,道禄利用痛点牟利,等于在伤口上捅刀;
道德辩护撕裂:
“功德论”派说:“救了孩子,拿点钱怎么了?”
“法治派”反击:“诈骗就是犯罪,功劳不是赎罪券!”
当善心沦为生意,所有人的同情心都成了代价。
五、冷思考:如何不让下一个“道禄”得逞?
你最后那句“慈善账不公开”直指要害。要堵住漏洞,需三管齐下:
给捐赠者:
✅ 查资质:认准“慈善中国”平台公示的募捐资格;
✅ 拒私账:凡是扫码进个人微信、收现金的,立刻拉黑;
✅ 盯年报:正规机构须公示审计报告,否则涉嫌违法;
给制度:
🔒 浙江试点“善款物流式追踪”,每笔钱流向手机可查;
🔒 强制慈善组织接入全国监管平台,冻结异常账户;
给社会:
💡 完善弃婴接收机制(如医院匿名接收点);
💡 强制生父共担抚养责任,逃避者上征信黑名单。
可以信善,但别信“神”, 道禄的铐子是面照妖镜——真慈悲从不需要悲情营销,假人设再厚也怕阳光暴晒。那些被政府接走的孩子,如今睡在干净床上,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枕头。你看,善意从未消失,只是需要更聪明的安放。
佛经里说“因果不虚”,这场闹剧里最讽刺的果报或许是:当他用善款买下劳斯莱斯时,车轮碾过的,恰是自己堆砌十二年的浮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