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包拯还在定远县任县令时,用“前夫"和“后夫”巧排迷阵妙点鸳鸯谱,成全了一桩美满姻缘,其佳话流传至今。定远县有一个王员外,生有一个女儿,貌美心善,自幼许配给了李员外的儿子李侃,李侃生得一表人才,且聪慧好学,是王员外意中的乘龙佳婿。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后来李员外家道中落,王员外嫌贫爱富,赖婚后将王小姐许配给了翟秀才。
影视剧中的包拯
王小姐与李侃打小青梅竹马,少男少女的纯真友情已被岁月深化成了至死不渝的爱情。所以,王小姐据理抗婚。然而父母之命,一个弱女子又怎能抗争得过?王小姐终日以泪洗面,茶饭不思······而翟秀才那边却已择好了良辰吉日。在他前去娶亲的那天,李侃终因放不下心上人,一张状子送到衙内,告王员外赖婚、翟秀才抢人。
包拯看罢状子后,细问了情况后,传令李侃、王小姐、翟秀才一起上堂。包拯先对翟秀才晓之以理:“李侃是王小姐的前夫,婚约在先。你身为秀才应知书达理,还是成人之美吧!”哪知这个翟秀才根本不听包拯善意的劝说,分辩道:“凭什么告我抢人了,是王小姐自愿的。”包拯借机说:“那好,既然这样,就请王小姐自认吧。”
资料图
包公依计行事,让他们呈竖排跪着,前头是翟秀才,中问是王小姐,末后是李侃。然后他对王小姐说:“请你听好,你是愿与前夫陪伴终身,还是愿与后夫白头偕老,本官决定由你自选。一旦认定,落文为凭。王小姐听罢,即刻说愿与李侃,包拯纠正说只用“前夫"或"后夫"之词。王小姐向后面望着,想说“后夫”又怕翟秀才当堂纠缠,而她心里只有李侃,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包拯请她直说,王小姐急切中说道:“老爷,小女子愿与前夫陪伴终身!”三人落手印,心态各异。
翟秀才高兴得眉飞色舞,李侃却愣住了,想不到信誓旦旦的王小姐会变卦!而王小姐则热泪滚滚。包公见状哈哈大笑说:“好!王小姐不嫌贫寒,愿与前夫结百年之好。李侃,还不快领小姐回去成亲?退堂!”这时,王小姐破涕为笑,李侃也化愁为喜,唯有翟秀才无话可说。
资料图
真是大堂之上,有人欢喜有人忧。看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情景,包拯欣慰地笑了。原来,包公有意将李侃安排在后面,这样不论王小姐认前夫或后夫,都能把她判给李侃。包公利用小聪明巧断难案,给了当事者一个圆满的判决,正所谓的“小聪明大智慧”,一件小事就体现了包公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