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俗世中有点小酷的普通人

楼下新开了家包子店,味道不错,但想来也吃不了几次。

一来,因为工作的关系,总是起的很晚,平时也吃不了几次早点。

二来,也懒得多走两步去买。

以前总有许多人给我说,要记得吃早饭,要记得不要熬夜,要记得照顾好自己。

渐渐的,和我说这些的人越来越少了。

或者,与其说越来越少,不如说,他们都渐渐的 从我的人生列车下车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父母会老去,朋友会忙碌于各自的生活,恋人来了又走,换了又换。

巧的是,没人提醒之后,随着年纪渐长,反而越来越会讨好自己,认真生活。

一个人的时候也愿意花时间花心力去做一顿精致的晚餐,闲暇时把时间安排的充实而有意义。以前遇到做不完的任务会烦闷的发一通不知所云的脾气,现在竟然渐渐也不了,会仔细的找出纸笔把事情一条一条的列举出来,心平气和的一件一件完成。

也有感到失败和望不到头的时候。

就这样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踌躇良久,左右为难。

颓丧和挫败感如同跗骨之蛆紧紧依附在我灵魂深处,避无可避。

于是在很多个夜晚,沉默的,点亮一盏夜灯,开一瓶果酒,

放任自己沉浸在文字和音乐中,拥抱这份孤独,在一片寂静中艰难的成长着。

偶尔也拨通电话给家里,

总是说不到两句,便在他们满是担忧和小心翼翼的语气中,

鬼使神差的挂上一幅笑脸,换上轻松的语气,反过来嬉笑着安慰他们不要担心。

和父亲面红耳赤的争执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和母亲论证面包与爱情的选择的那些日子好似都被埋在密不透风的现实尘埃里,一去不复返了。

我开始越来越多的独处,缄默不言,冷眼旁观。

我不再期待他人能和我产生更多的共情,而是开始去试着理解他们的处境和选择,

试着不再和自己较劲,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和不完美。

在日复一日沉默的时光里,生命在流逝,我终于,随着时光一起前行。

天光渐亮,有袅袅炊烟和着热气升腾起来,包子店开始营业了。

活过来了,又一次,新的一天。

起身收拾停当,出门。

路过包子店,想起什么,折返回去,

“老板,来两个酱肉包一杯豆浆。”

萨特的《文字生涯》中有这样一句“我是个百依百顺的孩子,至死不变,但只顺从我自己”。

想想也是,人生苦短,大多数人都是在得过且过中仓皇度日。若是几十年后,我还可以平心深长地对自己说:“我未曾亏负过自己”,想来也是一件美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