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唯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
——题记
挫折是是鞋里的沙子;是绊脚的石头;也是冬日的寒风……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成功的人是不经历挫折的。
“一蓑烟雨任平生”,几千年才出现的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才华横溢,书法当时天下第一,绘画开湖州画派一绝,考试是当时科考实际的第一名,是豪放派宋词代表人物,会种地、做美食,热爱生活……然而,不同意王安石变法,又与旧党格格不入,乌台诗案三次险些被砍头,被贬吃不上饭被迫开荒种地,称“东坡居士”,被贬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吃烧烤扇贝……如果没有命运多舛的故事,苏轼怎能写出千古奇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古代文人中历尽挫折的代表!
外国经历挫折的作家也比比皆是。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
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
科技是生产力,国内的无数科学家也在无数挫折中砥砺前行。
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1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对待挫折应该保持一种乐观的精神,这样才能由失败走向成功,因为有挫折,才逐渐收获成果,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