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从以前到现在写过的日记,或者随感,亦或是只言片语,“原来一直很孤单啊!”脑海里立马蹦出这几个字。曾记录的每段文字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孤独气息,像一条或明或暗的伤疤印在胳膊上,怎么洗也洗不掉。
小时候,班里的小女孩好拉帮结伙,有些人自带女王光环,身边总会围着一些随从。一旦发号施令,周围人就会顺势迎合,就连上个厕所都要一起。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从小不是人堆的主角,也拒绝做别人的配角。对于他们的帮派之争,往往敬而远之。习惯一个人走路,一个人生活,一个思考。纵使大家呆在一起学习、玩耍,也总会有种游离感。终究热闹是热闹者的热闹,孤单是一个人的孤单。随着慢慢长大,也渐渐明白: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在某个节点遇见又在某一瞬间消失,然后再相逢、邂逅、离别或者再也不见。人来人往,在人群中我们都有自己的位置,无所谓主角配角,有时是宿命的安排,有时是环境的使然。接受自己不是主角的事实,然后你会坦然面对一切。这种体会如同在考试失利之后,你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不可能一直考第一。接受的过程虽然痛苦,但却让我们学会成长。在下一次失利中,便多了几分坦然。
记得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大姨说:“你英语不错,报个师范类的学校吧,出来好当个老师……”当时内心是拒绝的:当老师有什么好?一辈子看到老,永远走不出去。当时想象着自己在电视舞台上,做着主持,闪闪发亮。一倔强,选了个新闻专业,对于具体学什么,自己也不清楚。选学校还离开本市(某省省会),去了本省的另一个小市。当初的想法就是要选离家远的学校,甚至考虑过出省,但这种想法很快被妈妈和同学给扼杀在萌芽之中。
上了大学,来到R市,面对R市的不发达,郊区中的学校,陌生的环境,内心落差很大,十分想家,几乎用了一年的时间才适应大学的生活。到了大学,才知道自己的普通话是多么地不标准,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平翘舌不分,曾把餐厅里面的“赠肠”发成了“zheng肠”,结果弄得舍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这也成为舍友、朋友调侃的经典笑话。就连曾经被家人标榜的英语好,也土掉渣,一说英语浓重的家乡味,英语六级也是考了不止一次才过。之前自己仅存的信心在陌生而向上的环境里很快变成了灰心。不断地怀疑自己,质疑自己,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深深自卑。愈是这样,孤独感愈是强烈。
纵使读了研究生,这种孤独感总是有增无减,反而自己在新的环境里越来越拧巴,越来越放不开。有好多话题,自己跟不上。什么少女时代、什么EXO、什么小鲜肉、什么一年级,“我是老了吗?”“为什么舍友喜欢的那些我都不感兴趣?为什么她们说得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老聊娱乐八卦?”……敏感的我常常很苦恼,当聊小鲜肉的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白痴,只能随声应和。除了这些,对于好多领域都是空白格,无时无刻不觉得自己匮乏。快奔三十的人啦,这种孤寂感导致一学期临近结束,对家就想得不行不行的。还没放假,期末论文一篇没写,就早早订了回家的车票。
回到家,先在表姐家呆了几天。表姐工作忙,也有自己的家庭,对我采取放养状态。在她家,我除了哄外甥就是抱着手机玩。后来,她见我实在太闷,索性陪我去逛了逛街,结果因为陪我,错过了一单生意。还是学生的我,同龄的朋友大都工作,想约着出来玩玩都成为一种奢侈。有的朋友一般下午六点下班,但因为住得离单位远,再加上堵车,到家也得八九点。看着他们怪辛苦,也就没有打扰。一个人在商场里逛游,孤独感再次袭来。大家都拥有了自己的生活,都在为美好未来默默打拼,而我在哪里?
现在看来,我自己大概是矫情了,做作的将自己逼在一直徘徊、迷茫、惘然、不知所措的境地,徒劳无功,只能重复着,重复着,重复着所谓的孤独,作茧自缚罢了。换个角度讲,在别人眼里,我大概是幸福的:读着研究生,没有工作,没有成家,不必为生存奔波,为孩子操持,孑然一身,还有寒暑假可以休,有着大把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挥霍。你说,还有什么孤独的?姑娘,孤独的又不是光你自己,人人都孤独,为何要放大它呢?有什么用呢?
生活本身就是痛并快乐着,还要它怎样?以你为中心,凡事围着你转?——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永远是话题的发起者;要求别人随叫随到;说个观点别人都赞成;一说难过,一群朋友都来慰问;做什么事情都一次性成功,不用看起来太费力?在心里多用这样的反问,自省,才能明白自己是多么的敏感无聊。因为无聊与内心的空虚,庸人自扰,自认为是在品尝孤独,实则是闲的蛋疼。
姑娘,别矫情了,孤独的又不是光你自己,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充实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