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武器的“身体暴力”和造成精神伤害的“隐蔽暴力”,哪个更有害?
最近备受关注的刺死辱母案,催债人杜志浩深知手上带武器就是触犯了法律,所以他没有刀和枪,他有比刀枪更加致命的“武器”-凌辱,用各种卑劣的行径和极其污秽的语言,对母子两个人进行精神上的折磨和侮辱,走投无路的儿子于欢在绝望和无助中,拿起水果刀一阵乱捅,11名人高马大的流氓都拦不住他。
让网友们愤怒的,不仅是杜志浩等人的言行,还有法院的判决:于欢不能正确地处理冲突,持尖刀捅刺多人,构成故意伤害罪,对其判处无期徒刑。
我们的法律,对“手上有没有武器”这件事情,真的很在意,拿了武器是暴力,没有武器就只是“小冲突”。
而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们之所以愤怒,是因为我们深知,没有武器的凌辱对人有多么致命的打击。甘地曾这样解释“是隐蔽的暴力激怒了受害者,使他做出暴力的反抗-不管是以个人的名义,还是团体成员的名义。”
新的八卦和社会新闻在不断出现,热点也会慢慢退去原本的热度,而这样一个极端的事件,可以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呢?
躬身自省,我们每一个人,尽管手上没有武器,但是我们是不是都有可能成为施暴者?
l“你真的很自私,只考虑自己”(评判)
l“你瞧瞧你同学***,什么事情都做的比你好”(比较)
l“你总是让我生气”(回避自己的责任)
l“你可能心里有意见,但是你必须这么做!”(强人所难)
放心,一句简单的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远远达不到让对方感到羞辱,拿起武器反抗的地步,对方也许只是反击说“谁自私了?你才自私呢!”;孩子也许只会垂头丧气地怪自己怎么这么不争气,总是让爸爸妈妈生气;下属虽然无从辩解,但他会给自己不得不做的工作另外再找个理由“为了这个月工资忍一忍”。
但是这些暴力的语言蚕食着我们彼此的关爱、信任。天长日久,一句句暴力的语言叠加在一起,就是压抑在内心深处的一股不满,甚至是敌意。
怎样才能避免成为一个“施暴者”?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给出了他的答案:
1.区分观察和评论
当对方听到我们说“你不在乎我!”时,更多的可能是急于辩解或者反击“我怎么不在乎你了?”。
而当我们把观察和评论分开“跟我在一起时,你一直在看手机,我感觉被忽视了”,这样的语言,是不是更有可能让对方体恤我们的心情并放下手机呢?
2.了解自己的感受
对我而言,表达感受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很多时候,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有时候一件事情过去了很久,才发现自己其实对这件事很生气。没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可能会觉得可笑,但遗憾的是,像我这样“感受慢一拍”的人其实不在少数。
究其根源,其实是自己太久没有在意和关注过自己的感受,我曾经用两个月的时间,每天写下自己的“情绪日记”,尝试用文字记录下每天的情绪,记录的过程中,我发现除了“高兴”“生气”,我们的语言其实还有那么多丰富的词语,用来区分每种细微的情绪差异。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更加了解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为什么了解自己的感受是件这么重要的事情呢?因为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感受,我们才有可能探寻到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诉求。
3.寻找感受的根源-我有什么需要?
感受告诉我们内心的诉求,因为感受就来自我们内心的需求和期待,以及对事情的看法
“我期望这个项目能有进展,但是没有,我很沮丧”
“我需要家人分担家务,但是他们没有,我感到恼怒”
“我认为你应该每天睡够八小时,所以看到你熬夜,我很担心”
尝试着把自己的需求和看法表达出来吧,这样才更有可能获得对方的理解。
4.提出请求
有些时候,仅仅说出自己的需要就足够了,比如,在房间里看电视的孩子喊道:“妈,我想喝水。”,很明显,他希望妈妈给他倒水喝。
但在更多的时候,如果不直接提出我们的请求,对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比如,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我需要你更加关心我”,对方困惑的回应“我本来就很关心你啊!”。如果我们的请求更加的具体“我希望你能记住我的生日,并为我准备礼物”。这样明确具体的请求,更容易让自己获得满足,也避免了对方的困惑。
看了这四点,组合起来怎么用呢?举个小栗子吧:
“看到桌子下面的两只脏袜子(观察),我不太高兴(感受),因为我很看中整洁(感受的根源),你是否能把换洗的袜子放进洗衣机?(明确的请求)”
怎么样?如果这样讲话是不是可以避免和化解很多无畏的争吵呢?其实,这不是个固定公式哦,四个要素可以自由组合,完全取决于你的风格和当时的环境。
读到这,有没有感觉到很累?说个话还要想这么多,用这么多“套路”,活得累不累?
累!改变很累!但是什么动力让我们愿意花费心力学说话呢?不由得想到一个最俗也最真的理由-“因为爱”。对父母的爱,对伴侣的爱,对孩子的爱,对朋友、同事的爱,因为怀着这样的爱,我们才费尽心力地努力把爱融入彼此的关系,避免自己的语言暴力伤害到至亲至爱的对方。
而且,当我们练习起来,“爱的语言”就会融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自然流露的沟通方式,帮助我们汇聚更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