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老婆去开家长会的时候,问家长们平时在对孩子教育的时候,是用食指多一些,还是用大拇指多一些。自己跟老婆也谈论了一下,确实会不自觉的用上食指去指出哪哪做的不对,哪哪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找黑点总比找亮点要简单的多,这里也有一个心理学现象叫“基本归因谬误”。如果一个人做错了一件什么事情,我总会人物他之所做错,是因为人不行。比如说谁谁迟到了,我们想的总是他时间观念弱,不严谨什么的。但是这件事反过来发生在自己身上,你绝对不会认为是人问题,肯定是有正当原因的。这是一种心理偏好,要觉察很难,要克服更难。
有一个经典的研究是这样的,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有些研究者想看看工厂厂房里灯光的亮度,对工人的工作效率,有没有正面影响。
一开始的实验很符合预期:环境弄亮一点—>工作效率提升,赞;工作环境整洁一点—>工作效率提升,赞;
实验者想跟全面一点:环境光线弄暗一点—>工作效率提升,懵;恢复一开始的设置—>工作效率提升,囧;
在深入思考才明白,影响工人效率的不是那些外部物理环境,而是研究人员对工人的关注。只要旁边有人看着,就会工作的更卖力
求关注是人的基本需求,有关注能提升一下效率,有反馈提升的效率更好,而主要给正面评价,效率还能提升。有研究表明,正面反馈和负面的配比应该在3:1到5:1之间,也就是说,每给一个差评,需要至少3个好评才能抵消。
反思一下自己的比例,是不是真正给到足够的关注和正确反馈。
【下一步行动】
自己专业水平高但是只会亲力亲为,看队友干活怎么都不顺眼,时不时就要撸起袖子说闪开我来,这样的人肯定当不好一个领导。无论是领导孩子还是领导团队,看到别人做错了,能够抑制自己马上指出的冲动,反其道行之,学会发现别人做多了,做的好的时刻,能给他指出来,有意识的好评,需要刻意练习!
一位著名的篮球教练会拍下队员中打出的好球,录视频,停下来教他就这样打,对待孩子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呢?